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中国地质学会九十周年点滴回顾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4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0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首先由一份会员名录得到启示,在此基础上对一份历届学会领导机构名录展开思考谈论,同时对几份会章进行了回顾,以期为中国地质学会更加符合“由中国地质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依法成立的学术性社会团体”的原则,尽一份责任。
其他文献
鄂尔多斯苏里格气田swJ区块储层横向变化大,且气水关系复杂,不同含气、含水砂体之间无统一的气水界面。实钻情况表明,主产层山1段含气性较好,盒8段普遍含水。该研究区块储层流体性质测井判别采用了深探测电阻率比较判别法、密度-中子孔隙度曲线重叠法、电阻率-孔隙度曲线综合直观判别法等多种判别方法,符合率均在80%以上。经过对比分析认为,电阻率-孔L隙度曲线综合直观判别法与密度-中子孔隙度曲线重叠法在SWJ
对研究区土壤中Cu、Pb、Zn、Cd、As、Hg及Cr这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以了解重金属对该区的污染状况。采用Borda模糊决策方法评价,并建立预测和预警模型。结果表明:大坞河流域土壤整体质量良好,只是在中下游地区靠近河岸处有部分轻度污染;在大坞河流域部分地区土壤已经受到Cu、As、Hg污染,并且在未来60年内,在其他地区可能还会受到这些元素污染;中下游靠近河岸处发出污染预警,下游离河岸较
利用海南省1992-2011年台风灾害损失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台风灾害损失的致灾因子及灾情指标因子。借助广义动态模糊神经网络(GD— FNN)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模糊规则的优点,设计了一种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于台风灾害损失的预测预警中,定量地研究了台风灾害致灾因子与灾情指标因子之间的规律。训练结果表明实际样品值与训练结果拟合较平滑,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局部降雨量峰值增强了间接经济损失预测值。
以计算机、GIS、数据库及网络技术为基础,以MapGIS IGServer网络开发平台为支撑平台,设计并开发了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该系统是面向省、市、县国土资源部门,集实时信息显示、气象预警、群测群防、监测预警、重大灾害管理、防灾预案、速报处理、应急调查、应急处置、应急会商等功能于一体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综合性系统,是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地质灾害信息管理服务和应急
选取发生在2002-2010年沪深两市的以煤炭为主业的横向并购为样本,根据上市煤炭企业的财务评价实际情况,选取总资产、资产报酬率和营业收入3项指标为衡量指标并进行格兰杰检验,对总资产、资产报酬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指标进行向量自回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相应和方差研究。研究显示,煤炭企业资产总额的增加可以使企业的获利能力增加。
将循环经济运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为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资源约束的问题和保护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以市场为导向,资金为手段,使企业逐渐转变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循环经济为指导,以财务管理与企业会计制度为主,通过对传统财务制度分析、对比、结合,提出部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使其流程化,加入了新的会计要素,并给出直接反映企业生态环境成本的指导性建议。
本文讲述了中国地质界杰出的女地质学家池际尚昔日的求学道路,以及留校任教期间培养了大批人才。基于建国初期我国对资源开发利用力量薄弱,池际尚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带领大家勘探地质岩矿找矿找油,艰苦奋斗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无私奉献了一生。
文章介绍了我国地质工作创始人翁文灏等老一辈地质专家编著的地震资料,解放后被评为院士/学部位员,共8名院士编著的地震资料以及解放后我国的地质、地震等系统、科研院所编著的地震资料。这些是我国地震资料的组成部分,是编史修志的重要依据。
陈国达1912年出生在广东省新会县城内五福里。1934年由广州市中山大学地质系毕业,1935年北平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毕业。主要从事大地构造、地质矿产、区域地质、地震、岩石学等研究。1945-1952年任中山大学地质系教授兼系主任。1952年后历任长沙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主任、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等职。曾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前身)。中国
文章列举国内外十位杰出地质人物进行探讨,分别介绍了其成长道路。这10位中外地质学家,地层古生物学家之所以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地质大师或地层古生物大家,其成长道路是有规律可循的,对此文章对其做了简要总结。号召我国年青一代的地质工作者,尤其从事地质教育和地质科研人员,可以从上面十位地质大师成长道路以及他们所获得的成就中得到重要启迪,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开拓创新,为发展和推进我国地质事业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