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黄绿蜜环菌纯培养菌种的分离培养及分子鉴定

来源 :第二届全国食用菌中青年专家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次从采自青藏高原、与高原牧草嵩草属Kobresia草本植物形成外生菌根的黄绿蜜环菌Armillaria luteo-virens子实体中分离获得一组织分离菌株,运用rDNA-ITS和rDNA-IGS-1测序技术对该组织分离菌株是否为黄绿蜜环菌的纯培养菌种进行分子鉴定,并基于黄绿蜜环菌的5.8S/ITS和IGS-1序列进行核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同源性检索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的黄绿蜜环菌子实体组织分离菌株即为其纯培养菌种.基于ITS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黄绿蜜环菌与口蘑科内其它属间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较远;基于IGS-1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黄绿蜜环菌与蜜环菌属内的其它种序列差异较大,系统发育关系较远,而与Lepiota属内的部分种具有较近的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首次基于分子手段对我国青藏高原的黄绿蜜环菌种进行了分离培养、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为黄绿蜜环菌的科学分类提供了分子依据.目前在国际上还尚未有有关该菌的深入研究报道.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对非织造布空气过滤材料的基本原理及简要分类,着重探讨了对非织造滤材进行防水防油整理的必要性,并以涤纶针刺毡为例探讨了防水防油整理的基本工艺。
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性能、耐磨针刺非织造布的性能要求,加工方法以及对生产工艺的要求。此产品加工过程对针刺工艺要求高,产品具有优良的抗耐磨性能,经SATRA检测完全符合安全鞋
本文介绍了缝编法非织造布加工方法和产品特点,原料的要求,以及缝编法无纺布环保购物袋的特点。
本文介绍了超细纤维的技术发展及性能用途,尤其是对擦拭方面应用做了深入的分析,指明了超细纤维材料擦拭功能性开发是未来擦拭材料技术和市场发展的方向。
本文采用VDI滤料模拟测试装置,对三种PPS针刺毡滤料的综合过滤性能进行系统的对比,结果表明经超细纤维处理的特品PPS具有更优的过滤性能。
通过国外非织造布生产商近期开发和创新产品的实例,说明了在当今形势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产品创新,而创新的方向应是将用户和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定位在中低档产品
我国近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面临能源紧缺的巨大困难,纺织行业既是排污量大、能源消耗高、又是节能潜力大的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多的行业,节能减排的任务更重。依靠结构减排
本文总结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在新农村建设、增进全民健康、提高食物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并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提出了展望.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研究食用菌的重要工具,,本文对近年来食用菌分子生物学技术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着重阐述了DNA分子标记,分子转化,基因克隆在食用菌上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丽水市食用菌主导产业现状与特点,分析了丽水市食用菌主导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等措施,扭转食用菌安全事故频发状况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