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科学课程资源 丰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hua511352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门新课程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何更好地开好这门学科,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新研究课题,而如何将这门新学科与其它课程有机地结合,又是一个值得教育工作者去探索的新课题。笔者从科学课程这门学科出发,认为结合这门学科所包含的“环保、动手、动脑、心理”等资源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挖掘环保资源时,可以结合课文的要求,组织学生在课外调查自己与家人用水的情况,调查自己身边浪费水,污染水的情况。特别是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学校吃饭后洗碗筷的情况来谈谈自己节约用水的感受。在学生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又组织学生在科学课上充分交流,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水资源浪费得污染得多么严重,并给学生们一个警钟: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在挖掘“动手”资源时,让学生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由学生自己搭配,并选出组长,每天观察父母们养蚕的方法,蚕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并让学生在父母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喂养蚕宝宝。通过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学到课本所难以学到的知识,充分展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在挖掘“动脑”资源时,利用科学课程第八册《电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指导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课。一开始,我指导学生先动脑设计活动的过程。学生经过讨论研究后设计了以下活动过程:①活动准备阶段。②分类整理资料阶段。③确定主题研究阶段。④成果汇报阶段。⑤活动延伸阶段。通过开展“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大赛,“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的演讲比赛及做家用电器的主人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同学们进行研究的兴趣,真正在“动脑”中学,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在挖掘“心理”资源时,我充分利用科学教材中有关科学家的事迹,组织学生开展“我与爱迪生比童年”、“如果我是牛顿”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并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学生真正需要的不是将现成的理论生搬硬套的灌输给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自己在疑问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实现教育的目的
通过对古浪县农村饮水工程现状的调查,为农村饮水规划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归纳现状农村饮水工程存在问题,对症提出应对措施,从而使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对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条件下旱地胡麻最佳种植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胡麻在庄浪县山旱地最佳播种量为60~75kg/hm2,适宜保苗密度375万~450万株/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