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曝气方式对生物陶粒工艺中污染物去除率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05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实验将微孔曝气和纯氧曝气应用于BAF(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之中,以研究不同曝气方式对生物陶粒滤池去除污染物的影响,对影响生物陶粒工程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做探讨性的讨论.实验指出在以普通曝气时的空气中含氧量作为曝气量时,纯氧曝气有着更好的供氧能力.在氨氮的去除方面,认为更高的出水溶解氧对提高氨氮的去除率有着积极的影响.在保证溶解氧浓度的同时,BAF工艺中的气水比会影响反应中的传质作用,从而对氨氮的去除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对以微污染海涂水库水为源水的自来水生产中,超滤(UF)+反渗透(RO)工艺作为深度处理工艺的工程设计、调试、运行进行了总结.对设计中的工艺参数,建设的投资分配情况,运行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关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汇总分析.为膜法广泛应用于自来水深度处理提供一个参考工程实例.
研究内分泌干扰疑似物镉(Cd(Ⅱ))在改性颗粒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考察离子强度、pH值对吸附的影响,并对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活性炭对Cd(Ⅱ)的吸附在2-8范围内与pH成正相关,并随离子强度增加而减小;活性炭与镉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约为27.75kJ/mol,可能是氢键力与偶极间作用力占主导;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反应速率模型.
通过经典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和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对正在运行的臭氧-生物活性炭中试系统中生物活性炭附着的生物膜进行了微生物菌群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炭生物膜上的微生物主要由细菌组成,未发现藻类、放线菌、小型丝状真菌和原生动物,未检测出水体中常见的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O157和志贺氏菌.其中细菌又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带有部分的芽孢杆菌.
通过中试试验,以沸石溶气滤罐处理低温微污染水源水,分析氨氮、CODMn和浊度去除效果,并以π定理和模糊数学推导的综合指标评价滤罐性能.结果表明:夏季运行20天后,氨氮去除率稳定,出水NO2-浓度接近于零,生物膜成熟;低温时,水力停留时间对各水质指标影响由强到弱为浊度、氨氮和CODMn.HRT由1.5h减少至0.5h,它们的去除率分别降低30%、25%和10%;由于水力停留时间短或出水水质好,最短和
以东江原水为研究对象,以去除水中的氨氮为目的,进行了处理能力为21.6 t/d中试实验研究,试验以东江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臭氧化-两级活性炭工艺,在不添加外来硝化菌种的情况下,可于60天内启动.通过实验确定最佳运行条件为:PH值7.5-8.5,碱度为30 mg/LCaCO3,DO值12-14 mg/L;在该条件下,第一级滤池最大(平均)NH3-N去除能力为1.1 mg/L,第二级滤池最大NH3-N
本文从分子量分布的角度研究了水中有机物对颗粒活性炭(GAC)吸附双酚A(BPA)容量及吸附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以去离子水为本底的BPA溶液来说,GAC吸附以滤后水、臭氧后出水和原水为本底的BPA溶液的Langmuir模型的最大吸附容量qm值分别下降了29.95%、43.56%和44.44%,而其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的k2值分别下降了43.05%、49.75%和56.38%.3K Da以上,尤其
本文对超声波处理自来水以及超声波和活性炭技术联用等进行了实验.超声波处理自来水UV254及CODMn的值不稳定.利用超声波和活性炭联用技术处理自来水,处理效果比仅用活性炭吸附要好的多,更有利于有机物的去除;先超声波再活性炭振荡处理效果较显著,60min后对于UV254有62%的去除率.利用超声波和活性炭联用技术先后处理氯仿和溴仿配水,无论是总去除率还是单纯活性炭去除率都比纯活性炭吸附的去除率有所提
本文重点介绍了桐乡市自来水公司果园桥水厂活性炭的选型、投入以及活性炭滤池的运行维护情况.通过对活性炭滤池不同规格活性炭运行情况进行系统的跟踪分析,摸索活性炭滤池的运行维护管理经验,旨在优化活性炭滤池的运行,为今后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对广州市东江水源(Ⅱ类~Ⅲ类地表水)进行"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净水中试,通过工艺Ⅰ"预臭氧+常规处理+后臭氧+生物炭滤"和工艺Ⅱ"预臭氧+常规处理+生物炭滤"对比试验,研究了污染物去除规律,对照南洲水厂实际运行效果,提出了依据原水不同水质状况优化运行的建议.
进行了生物活性炭滤池(BACF)深度处理高氨氮微污染水源水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ACF对氨氮的去除率与进水氨氮浓度有关,当进水氨氮<1.0 mg/L时,去除率达95%以上,当进水氨氮较高时(大于1.5 mg/L),去除率随进水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限制生物活性炭滤池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是进水的溶解氧.当进水氨氮较高时,由于硝化菌与异养菌的共同竞争,在滤床一定深度内溶解氧被消耗殆尽,滤床被自然分成好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