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纤维超临界流体染色极其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来源 :第六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染色介质,用分散蓝79对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纤维进行染色并详细研究了染色温度、压力和时间对染色性能和纤维强力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染色织物上的染料量明显增大.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染聚乳酸纤维只需十分钟上染即可达到平衡,常规染色需40 分钟以上;其平衡上染量仅为常规染色的六分之一,可能与超临界CO2冲洗有关.温度恒定时,增大压力可使染色织物上的染料量增大,17MPa 达到最大;进一步增大压力,上染率反而有所下降.超临界CO2染色对纤维强力性能的影响随染色温度、压力和时间而变化,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和时间延长都会造成强力损失的增大;对比相应的水介质染色结果,聚乳酸纤维在超临界CO2中染色的强力损失要小得多,在120℃染色60分钟强力损失为9.28%,而同温水介质染色的强力损失达44.80%.这是超临界流体染聚乳酸纤维的最大优越性.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介质用分散染料染聚乳酸纤维时,其日晒牢度与常规染色结果相近,皂洗牢度较好于常规染色结果.
其他文献
地热田储层温度是研究地热活动及评价地热开发价值的重要参数,传统地热温标是确定热储温度最常用的方法。当深部流体地球化学特征被混合、闪蒸汽损、浓缩或稀释等因素掩盖时传统地热温标可能会给出错误的结果,而集成的多组分地温计通过重建深部热储化学组分能够给出相对合理的结果。文中运用集成的多组分地温计方法模拟研究了腾冲热海地热田的热储温度,结果表明:研究区热储温度在206~250oC之间,平均温度及标准偏差为2
"华南季风降水试验"(SCMREX)2014年加密观测期间(5.1-6.15)广东发生了几次强降水事件,其中,5月11日广东中部沿海24小时(11日00时-12日00时;北京时间;下同)累积降水高达452mm,为当年华南前汛期日降水之冠,影响珠海、深圳一带沿海地区(以下称为"关键区"),造成严重的城市內涝.
为了探索干旱流动沙漠背景下的大气边界层结构及其形成机制,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于2015年6月25日~7月3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开展了GPS探空观测试验,本文利用获取的加密探空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夏季白天对流边界层和夜间稳定边界层的垂直结构,探讨了沙尘和降水过程对沙漠大气边界层结构的影响。
从3月到8月,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异常在年际变率上两个主模态是印度洋海盆一致模态和印度洋偶极子模态。本文基于1979-2013年的多源观测资料,使用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方法以及大气环流模式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北半球春夏季节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异常与东亚环流和降水的次季节尺度演变的关联。结果 表明印度洋海盆一致模态对东亚的环流和降水的影响从春季到夏季有显著的不同。
本文采用流动法,测定了5-磺基水杨酸在纯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实验温度分别为308.2、318.2、328.2 Κ,实验压力从8.0MPa到21.0 MPa.并从分子结构角度分析了磺基水杨酸与水杨酸在超临界CO2中溶解度的差异.
湘西位于华中腹地的武陵山区,北临神农架和秦岭巴山,南接南岭山地,西部为云贵高原,地貌复杂,环境多样,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核心地区之一,孕育着丰富的植物资源.据调查统计,该地区仅药用植物就有273 科、1020 属、2461 种,约占全国药用植物总数的22%.中草药蕴藏量达20多万吨,其中500吨以上的野生植物药材有40 余种,200 吨以上的有70余种.本文研究超临界流体萃取及其技术特点,超临界CO
本文探讨了大型超临界CO2萃取装置中吊篮翻转车应采用的结构模式,并成功应用于3000 升×2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的生产中,结果表明该结构的吊篮翻转车适用于大型工业化的萃取装置.
本文研究了应用超临界CO2技术制备微孔聚丙烯时发泡条件和聚丙烯的熔体强度对微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饱和压力下,随着温度的升高,PP的变形能力改善,有利于泡孔的长大.随着饱和压力的增加,PP的熔点降低,升高压力和升高温度具有一定的等同作用.降压速率对泡孔形态的影响因饱和压力的大小而异,饱和压力较高时随着降压速率的提孔密度增加,泡孔形态经历了一个从球体到多面体转变的过程.
本文介绍了组装两套基于不同检测方法的超临界流体色谱,一套为带有高压流通池的紫外检测系统,另一套为带有雾化单元的蒸发光散射检测系统.利用这两套系统分别对银杏叶聚戊烯醇的化合物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植物油的提取物作了初步的分析检测.
采用间歇式内循环取样法测定了两种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在压力16-28MPa、温度343.2 -383.2 K范围内分散橙30和分散橙31的溶解度随温度、压力的上升而增大.在实验条件下两种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范围分别为2.1×10-5-7.8×10-5、1.4×10-5-3.7×10-5.实验数据用Chrastil 经验模型拟和,取得较好的吻合,其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