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聚乙烯/无水碳酸镁阻燃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来源 :2017年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afdsfsd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高密度聚乙烯(PE-HD)/无水碳酸镁复合材料的制备和阻燃性能.将无水碳酸镁改性后与PE-HD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PE-HD/无水碳酸镁复合材料.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阻燃性能和热性能能测试.结果表明:适量的改性无水碳酸镁能够有效地改善PE-HD/无水碳酸镁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热性能.
其他文献
简述了螺杆清洁目的与要求,转色时清理颜色,转产时清理上次物料和颜色,白色产品清除黑点和杂色点,透明产品清除黑点和色点,制备高品质产品,快速清除螺杆残留色粉和着色剂;快速排出上次物料;不影响待转产颜色和性能;容易排出;稳定性好,分析了螺杆清洁料使用注意事项。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GR-201)对超细碳酸钙(GY-616)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后的碳酸钙填充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制备出ABS/CaCO3复合材料,研究了偶联剂添加量和改性时间对CaCO3吸油值和接触角的影响,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苏联(MFR),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了CaCO3粒子在ABS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经偶联剂处理后,改性CaCO3吸油值降低,接触角
空心玻璃微珠是人工合成的新型空心圆球状无机非金属材料,将适量空心玻璃微珠添加到聚丙烯、PA6、PA66等树脂中,可明显提高塑料制品弯曲强度、弯曲模量、降低比重等优异特性.探讨了树脂/玻璃微珠专用料的生产工艺技术,由于试验尚在进行中,期望得到大家指导.
本文探讨了ASE在改性材料、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改性材料、复合材料制造的一个技术要点,就是需要高混合,共混改性材料制造、化学反应器、反应脱挥、微发泡(化学发泡法、物理发泡法)复合材料制造等应用,需要高分布混合,纳米增强材料、色母料等应用,需要高分散混合.
将经过硅烷偶联剂KH-560、KH-570、硬脂酸、钛酸酯偶联剂4种改性剂表面处理后的nano-ZnO粉体分别与PE-LLD熔融共混并向上吹塑成膜制得PE-LLD/改性nano-ZnO纳米复合抗菌薄膜.研究了4种不同改性剂对薄膜的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活化指数分析表明,钛酸酯偶联剂和硬脂酸的改性效果较好;当nano-ZnO质量分数为0.6%时,经过钛酸
浙江新长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是一家集塑料贸易、塑料研发及技术支持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近三十年的成长历程中,以超前的战略决策,差异化的经营模式,不间断地学习创作为POM、PC PMMA、PA等多个国际著名品牌之华东代理,新长城的报价一直影响着工程塑料的走势,而年近十万吨的销售也稳居国内前茅.为了更好的支持国内企业对新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公司2008年成立了新特优部门,专业经营国外
采用水解开环聚合的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抽真空时间对尼龙12聚合过程的影响,进一步详细研究了不同分子量尼龙12与其熔融结晶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产物相对黏度测量和DSC分析发现:尼龙12水解开环聚合的优化反应温度为260~270℃,反应时间为6h,抽真空时间为1.5h;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尼龙12的结晶度逐渐降低,结晶温度逐渐升高.
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LLD)为基体树脂,改性nano-ZnO和叶绿素铜酸(CCA)为复合抗菌剂,通过母料法熔融共混并向上吹塑制得PE-LLD/改性nano-ZnO/CCA纳米复合抗菌薄膜.研究了复合抗菌剂含量对薄膜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薄膜抗菌长效性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少量的改性nano-ZnO/CCA即可使薄膜对大肠杆菌呈现强抗菌性.当改性nano-ZnO质量分数为0.6%(nan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甲基乙撑碳酸酯共混复合材料(PBAT/PPC),并利用吹膜挤出机组制备PBAT/PPC共混薄膜.考察了PBAT/PPC质量比、扩链剂和开口剂用量对该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熔体流动性能、共混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AT/PPC共混体系中,随PPC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逐渐提高,而断裂伸长率和熔体流动速率(MFR)不断降低,共混薄膜呈现相同变
采用异步合成法,将经过预聚的氰酸酯树脂(CE)定量添加到环氧树脂(EP)单体中制备合金材料.对合金材料进行弯曲、冲击性能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测试,研究了合金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金材料中CE含量为15%时,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达到194.28MPa,9.65GPa,比纯CE分别提高了78.3%和90.7%;含量为20%时,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