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中第一跖骨头旋转畸形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8400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拇外翻是足踝外科中的常见病,发病率各篇文章报道不一,其发病机制包括多方面因素,拇外翻的病理改变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中包括第一跖骨头的旋转畸形,第一跖骨头附近的韧带、肌腱及其自身的骨性结构在拇外翻的病理改变过程中促使了第一跖骨头旋转的发生。跖骨头旋转可加重拇外翻的疾病程度,引起患者功能和主观感受不佳。影像学测量骨性结构改变的角度在拇外翻的精确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此方法的精确性和一致性仍然面临挑战,而关于跖骨头旋转的影像学测量方法尚需更完善的统一标准。近年来,随着对拇外翻的研究深入,发现第1跖骨头相对位置畸形是拇外翻中复杂结构及功能改变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于第1跖骨头水平面及矢状面移位畸形有很多研究并取得长足进展,而第1跖骨头冠状面的旋转畸形却鲜有研究。第1跖骨头旋转畸形可引起跖骨籽骨关节面软骨损伤,跖趾关节对位不良,跖趾关节处韧带及肌腱力量分布不协调等改变,以及在步态中引起足底肌力方向异常等表现。就拇外翻发生病理过程而言,拇展肌及拇收肌指点位置的改变具有促进跖骨头旋转的作用,明确跖骨头旋转对拇外翻的精确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测量第1跖骨头旋转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前后不同时间采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行PFNA内固定的1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38例, 在术前48小时经腹部皮下给予低分子肝素;B组42例,于术前24 h经经腹部皮下给予低分子肝素;C组36例,于术前12 h给予低分子肝素;D组40例,与术后12 h给予低分子肝素。分别于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ROI-A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ROI-A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41.75±12.59)年;融合节:C3/4=3;C4/5=2;C5/6=6;C6/7=9.主要研究指标:术前及术后3、6月J
目的 评估患者体内脂肪堆积与接受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的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了2008 年1 月至2018 年11 月份与我院接受治疗并进行随访的146 例患者;每例患者均有完整的随访记录及影像学资料.脂肪堆积的测量在CT 平扫下完成,横断面采取脐平面,脂肪的CT 值定为-150~-50.测量软件为MMWP 4 Workstation,Siemens,Germany.
目的:总结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特点和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且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共计260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就其疼痛,焦虑,生活质量改善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的氨甲环酸预防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失血量的疗效的比较.方法:按照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2015年11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的患者49例,根据术前是否应用氨甲环酸及剂量的不同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男,9例;女,10例;氨甲环酸(0.5g/人,B组):男,7例;女,10例;氨甲环酸(1g/人,C组):7男,6例,女.
[目的]通过临床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中IL-6、IL-17的mRNA表达水平和血清中IL-6、IL-17的蛋白表达水平,初步了解IL-6、IL-17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并探讨免疫系统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是否有关。[方法]骨质疏松组入选标准为:年龄大于50岁的绝经后妇女,否认其他慢性病史,根据WHO规定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骨密度(BMD)检查示骨质疏松,空腹静脉血中雌激素(雌二醇,E
[目的] 通过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方式,评估患者背痛程度和骨形成指标的变化情况,了解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经腰椎骨密度检测后,随机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7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经患者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别于接受治疗前(治疗0月)和正规接受特立帕肽治疗后(治疗3月),评估患者背痛程度、骨形成指标(Ⅰ型前胶原N末端前肽,PINP),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背痛程度和PINP的变化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预防单节段腰椎融合手术失血量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2016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单节段腰椎融合手术的患者30例,根据术前是否使用氨甲环酸分为两组:氨甲环酸组:男,6例;女,7例;融合节段:L3/4=1;L4/5=8;L5/S1=4;对照组:男,8例;女,9例;融合节段:L4/5=11;L5/S1=6.在本研究中,氨甲环酸(0.5g/人)在术前1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