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面内剪切压电陶瓷换能器的非频散导波激励与接收

来源 :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板中的零阶水平剪切(SH0)波和管道中的零阶扭转[T(0,1)]导波由于具有非频散、在缺陷处不易发生波形转换及衰减小等特点,从而在无损检测和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用压电换能器激励SH0波或T(0,1)波一直是困扰该领域研究者的难题,因此当前关于SH0波和T(0,1)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数值模拟方面,鲜有实验报道.分析发现,压电换能器难以激励SH0波或T(0,1)波的原因在于压电陶瓷中没有面内剪切压电模式.本文中,首先通过铁弹畴变在PZT压电陶瓷中制备了正交各向异性的工程畴结构,从而在PZT陶瓷中实现了高达274pC/N的面内剪切压电系数d36.在此基础上设计制备了d36型PZT压电陶瓷换能器,通过在铝板的实验表明该换能器能够激励出SH0波,但同时辐射有Lamb波.分析发现Lamb波的产生来源于横向伸缩d31模式和面内剪切d36模式存在模式耦合.接着通过在PZT陶瓷中制备二维反平行电畴结构,从而解决了模式耦合问题,实现纯的面内剪切模式.实验表明具备二维反平行电畴结构的压电换能器的确能够激励SH0波,但单模态的SH0波仅能在面内剪切共振频率附近获得.因此进一步发展了d24型面内剪切压电陶瓷换能器,实验表明d24型换能器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在两个正交的主方向上激励单模态的SH0波,且d24型换能器可作为传感器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接收SH0波并过滤掉Lamb波.在d24面内剪切压电陶瓷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了可在360°范围内发射和接收SH0波的压电换能器.该全指向性换能器组成的相控阵系统,理论上可实现对诸如大型储油罐等板壳类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针对管道类结构,基于d24型面内剪切压电陶瓷发展了能够激励单模态T(0,1)导波的压电换能器,且该换能器作为传感器可以过滤掉弯曲导波,从而只接收T(0,1)导波.本文的工作将有望推动基于SH0和T(0,1)导波的结构健康监测与无损检测的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C-W低阶应变梯度塑性理论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提出了一种考虑损伤的低阶应变梯度塑性理论.该理论模型中不包含任何高阶应力和高阶应变率,应变梯度仅作为内变量来影响
本文,运用傅向荣等人提出的含应力函数的解析试函数有限元法,及广义复变函数的方法来研究一维六方准,推导出准晶材料的多项式应力函数并运用到平面问题有限元方法计算中去。一维
本文对两类典型的准晶材料(十次对称与八次对称准晶)组成的双材料准晶亚界面裂纹问题用COMSOL软件[1]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当①裂纹分别在十次准晶材料层与八次材料层;②相
以带接头管柱的螺旋屈曲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了各种接触状态情形,建立了带接头管柱的梁柱模型;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和接触判断条件推导了管柱接触状态转换的临界载荷;根据螺
层状岩石的表面裂纹发端于表面自由边界,而后向着层与层之间的交界面扩展,最后止于交界面或沿着交界面继续扩展.为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表面裂纹扩展现象的机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
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建筑结构形式可谓形态各异,多层钢架结构作为现代建筑结构的一种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中国起步较晚,设计水平和施工
应力强度因子是裂纹分析中的基本参数之一,本文对于存在裂纹的蒸汽发生器换热管进行了应力分析,并进行了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对不同斜角的裂纹进行了应力强度因子的比较,得到
作为薄层状的网络结构,碳纳米管薄膜在其应用中极易发生面外弯曲.因而深入了解网络弯曲的机理并预测其弯曲刚度十分重要.基于能量法和有限元分析,本文研究了碳纳米管薄膜的弯
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简化的铅冷快堆主容器模型.根据堆芯正常运行工况下计算出主容器的热应力分布.然后改变主容器内壁温度以模拟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热应力,考虑
吊舱式推进器在船舶设计、性能、制造及维护等方面有诸多优点,数十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吊舱结构的主要部分为吊柱结构,本文针对中国船舶某型号400KW吊舱吊柱结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