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S三代治疗肾结石围手术期护理

来源 :2016年天津市护理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ip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EMS三代治疗肾结石围手术期最佳护理。方法:分析临床病例,通过术前体位训练及术前准备,做好心理疏导,精细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果:除观察生命体征外,同时记录肾造瘘管及导尿管内引流量、性状、颜色等,保持引流通畅,如发现颜色鲜红,量多考虑肾内出血,应立即夹闭肾造瘘管,使肾盂内压力增高,形成压迫性止血状态,嘱患者制动,予以止血、输血等对症处理。导尿管要保持持续开放,以减轻膀胱内压力,减少膀胱内尿液反流至肾盂的机会,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3000ml以上。肾造瘘管一般术后3-5天拔除,4~6d拔除导尿管。留置双“J”管指导病人避免用力咳嗽等腹压增大动作,并且不做剧烈弯腰和下蹲动作,避免双J管移位。同时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出院健康教育,病人在护理人员细心护理下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随着瑞士产第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机EMS的诞生,为肾内结石的处理提供了更为高效安全的治疗途径,具有成功率高、创伤性小、出血少、恢复快、痛苦轻、费用省、效果优的特点。
其他文献
目前在临床冠脉搭桥术后肺栓塞患病率高发.肺栓塞发病急,病情高危.本论文探讨冠心病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OPCAB)后从ICU转到普通病房的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回顾我科2014年8月-2014年12月6例冠脉搭桥术后肺栓塞患者入普通病房进行术后治疗,护理,观察术后发生情况.6例患者中5例全部恢复出院,1例死亡.加强冠脉搭桥术后护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冠心病患者术后生活
会议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镇痛方法,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的疼痛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正确、客观的疼痛评估,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的疼痛知识宣教,根据患者年龄、疼痛评分、手术类型、制定个体化、多模式镇痛方案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调整镇痛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疼痛控制满意度及术后3-6
会议
心力衰竭是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心血管病最主要的死因。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合理的最佳治疗仍不能改善症状或者持续恶化,心功能分级在Ⅲ~Ⅳ级的心力衰竭。脑利钠肽(BNP)静脉制剂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商品名新活素),是一种新型的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具有均衡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迅速缓解呼吸困难和全身症状等作用,通过调节病人的血压、体内的
会议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长期卧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防治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食管癌术后长期DVT患者密切观察、积极预防,对9例发生DVT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术后早期密切观察和预防可及时发现DVT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并发DVT,采取积极的预防和适宜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治DVT,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会议
主动脉夹层是最常见的主动脉疾患,由于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层,形成主动脉壁二层分离状态而成。夹层可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在主动脉壁间形成动脉瘤,可发生于动脉任何部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发病的危险性极大,急性夹层动脉瘤患者可突然死亡或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死亡。积极治疗主动脉夹层和夹层动脉瘤是抢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其中最重要的治疗就是控制血压。护理中通过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因活动
会议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在主动脉中膜层病变的基础上,由于管腔内压力升高使主动脉内膜急剧破裂,血液通过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假腔)中流动导致血管分层,进而发生顺行、逆行或者双向性的夹层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破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病情凶险、进展快、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一旦发病,治疗不及时24小时存活率不足50%,1周内死亡的患者为70%~75%,3个月内死亡率高达90%。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生与高血压有着
会议
目的:肿瘤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从而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与负担.随着医学技术与设备的不断发展,肿瘤治疗方面获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肿瘤疾病本身以及治疗过程都给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带来了巨大的折磨,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缓解的话,往往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自卑、失望等消极情绪.分析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80例,随
会议
手术是治疗瓣膜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手术创伤、麻醉及疾病本身可通过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和不同程度的压力。老年患者和危重疑难病需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出现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逐步。术后认知障碍是术前无精神异常的患者,在麻醉、手术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介绍18例瓣膜置换术后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失眠、幻视、胡言乱语、谵妄与猜疑、焦虑、恐惧、躁狂、易激惹:患者高度紧张、恐惧,严
会议
心脏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常会出现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心理反应,包括情绪反应,应激的行为反应,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ICU综合征,精神症状甚至自杀倾向,早期不能被发现、控制,可使患者深感痛苦,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医护人员需要重视患者的各项心理反应并积极、及时的采取应对措施,本文总结围术期常见的心理行为反应,并探讨有效的措施及护理体会。术前应对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健康宣教;术后当患者完全从麻醉
会议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FTS)是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探讨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将原有的常规措施进行科学优化改良,减少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加速患者术后康复[3].为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我院对60例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将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①术前责任护士对病人及其家属告知微创手术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