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5例血药浓度监测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来源 :2006年全国医院药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fx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本院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系统回顾性方法,对本院2003年11月-2005年5月期间292位患者945次血药浓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落在治疗窗之内的比例:环孢素最高,占总测定次数的72.7%,地高辛最低,只占总测定次数的27.5%;剂量不足的:地高辛最高(61.2%),中毒计量的:地高辛最高(11.3%);除环孢素外,一个患者只测定一次血药浓度的比例均高于60%;癫痫类药物:罕见一个患者测定次数多于3次;环孢素:一个患者监测次数大于5次的占51.9%。 结论:本院在开展血药浓度监测(TDM)过程中,发现多种药物的治疗浓度飘离治疗窗口,监测次数偏少;且缺乏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治疗方案后重新监测血药浓度的有效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使内标一点法测定环孢素A血药浓度的测量受控。方法:分析测量过程,确定并简化不确定度来源,通过统计学方法量化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提出了该法的合成不确定度评估结果。结论:计算出扩展不确定度U=0.1076(k=2),样品的处置和对照品浓度是测定结果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的文拉法新和其三种代谢产物:氧去甲基文拉法新、氮去甲基文拉法新和氮氧双去甲基文拉法新的浓度。方法:血样采用经典液相萃取法,血浆样品碱化后用乙醚提取两次,合并吹干用流动相定容,再用BDSHYPERSILC18column(5μm,250mm×4.6mm)柱分析;流动相为(30mmol/L,醋酸铵+1‰甲酸+0.1‰三氟乙酸):乙腈=40∶60,并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地测定血浆中他林洛尔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U)方法。方法:以普萘洛尔作为内标,样品碱化后用叔丁基甲醚萃取,用Phenomenex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USA)进行分离,以乙腈-缓冲盐(30mmol醋酸铵和0.1‰甲酸)(30∶70,v/v)为流动相,柱温40℃,流速1.0mL·min-1。结果:他林洛尔及内标普萘洛尔在12min内完
目的:将去甲斑蝥素制成纳米脂质体,并对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稳定性等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透析法测定包封率,并以HPLC法去甲斑螯素的含量。结果:去甲斑蝥素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为68.5%,平均粒径为85.3nm。结论:制备的去甲斑蝥素纳米脂质体包封率较好,平均粒径较适中。
目的:研究脑得生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圆整度和硬度为指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制备条件的初步范围;以丸重差异为指标,采用正交法优化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较优的处方为:载药量为31.65%(药物粉末与载体比例为1∶1.4),PEG6000的用量为44.30%,水的用量为18.99%,吐温-80的用量为5.06%;制备工艺条件为:保温筒的温度为70℃~75℃,滴距为1cm,冷却柱长30cm,冷却剂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法罗培南钠的含量。考察法罗培南钠的稳定性,为法罗培南钠的临床应用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Nova-PakC18;流动相:乙腈-30mM NH4AC(0.25%HCOOH)(20∶8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13nm;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就配伍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在0.1-4 mg·ml-1范围内,峰面积
目的:优化筛选去甲斑螯素纳米脂质体的处方。方法:以豆磷脂和胆固醇的用量为考察因素,粒径及包封率为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二次多项式拟合建立指标与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再根据效应面优选最佳条件。结果:二次多项式是描述指标与因素之间的较好模型,最佳处方为NCTD∶SPC∶CHO为10∶200∶100(质量比),包封率68.5%,平均粒径100.0nm,90%体积径D(0.
药师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和生产合格的药品,监查药品质量,指导合理用药和开展药学监测,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保证人民用药安全和有效,并依据所掌握的药学专业知识和信息为广大的患者提供药学技术服务和承接用药咨询。医院药师是我国药师队伍的主流,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药师总数约54.5万人,其中94.2%工作在医院药学范畴。随着1996年开展的执业药师准入和考核制度以来,现约有8.1万
目的:研究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的药代动力学,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式试验设计。24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分为单剂量组和多剂量组,每组12人(男女各半)。采用三周期交叉单剂量试验、多剂量试验。单剂量组口服试验制剂22.4mg,44.8mg和67.2 mg。多剂量组每日口服试验制剂44.8mg,分2次口服,连续7天。采用HPLC-MS法测定给药后0~96 h的血药浓度,血药
目的:规范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方法:按照等级医院管理要求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临床药学实践。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节约药物资源、减少ADR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速度。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