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子中砷积累机制的探索

来源 :第九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机砷(As)是一种公认的全球性污染物和致癌物质,人体长期摄入砷可导致皮肤癌和肾、肝、膀胱等内脏器官的癌变.人体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链来摄入砷,对于东南亚以大米为主食的人群,大米食用是人体摄入砷的最主要途径.调查发现在中国,大米食用能贡献人体每日砷摄入的60%左右.
其他文献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头孢,可以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生长,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使用最多的抗生素,约占抗生素消费总量的50-70%.由于部分抗生素未经生物体代谢直接排泄,预计大量的β-内酰胺抗生素被排放到环境中.
会议
锑(Antimony,Sb)是一种生物体非必需的、广泛分布的典型毒害重金属元素,是全球性环境污染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锑生产国,占世界锑年产量约80 %;持续的锑矿采选冶活动向表生环境释放了大量的锑,致使锑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环境Sb 污染防治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亟待建立.
会议
砷(As)是地下水中常见的污染物,长期饮用砷污染地下水(As>10μg/L)会导致慢性砷中毒,甚至诱发皮肤癌、肺癌等.在全球范围内,针对高砷地下水的时空分布已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1],对其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取得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会议
砷是地表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有毒微量元素.砷的毒性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采矿和冶炼活动是土壤砷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壤中的砷可以被上覆植物吸收,通过凋落物再进入到土壤,也可以被土壤动物(如蚯蚓等)吸收和代谢.
会议
锑作为一种金属,被广泛用于防火材料制造,轴承制造,塑料添加剂等行业中.锑元素有毒.研究表明,锑元素也是一种可疑致癌物.锑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优先污染物.我国是产锑大国,世界上约90%锑产自中国.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会议
砷是地壳中的微量组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岩石、土壤及水体中.砷污染与毒害是世界性的问题,目前有十几个国家存在较大区域的砷污染[1-2].在厌氧条件下土壤中砷可经微生物还原作用而释放,或好氧条件下砷硫矿物经氧化而释放砷.
会议
锑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中一个具有剧毒重金属元素.随着工业活动的日益增长,如锑矿的勘探和开采,锑的污染越来越严重[1].锑的环境行为和暴露途径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会议
砷(As)是一种具有氧化还原行为的有毒类金属,其毒性、移动性与其化学形态有关.在土壤环境中,As(Ⅲ)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被氧化,As(Ⅴ)也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还原.同时,由于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存在,会对As 的迁移转化产生影响.
会议
碳酸盐系统对地下水中微量元素的迁移转化行为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纯态方解石对砷的表面吸附和共沉淀作用目前已经有了相关文献报道.然而,目前国际上对非纯态方解石与砷的相互作用的研究鲜见报道.
会议
Extensive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arsenic treatment technologies has been conducted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