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构造应力集中可导致基岩裂隙水富集的研究

来源 :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工程力学中关于应力集中的基本原理在区域构造活动中延伸和应用.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确定基岩裂隙水的勘察靶区、圈定集中供水水源地、确定探采结合孔井位、简化勘查工作量、提高找水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采用层状介质的大地电磁响应函数拟合实测的原始资料(视电阻率和阻抗相位),将其实测值与理论值作比较,把方差最大的一个实测资料判定为飞点,并剔除后组成新的原始资料序列,进行第二次拟合,剔除第二个飞点,反复上述过程,直到参加拟合的所有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均小于一个确定的精度值,最终的拟合曲线就是实测资料的圆滑去噪曲线.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在全频范围内进行去噪处理的,避免了窗口函数圆滑法对误差的承袭,有效地消
由于在海底密封、调整磁探头困难,在技术论证中采用了磁电分离采集技术.从理论和实际资料两个方面阐述了大地磁场具有相对稳定性;利用Chave、Filloux推导的海底-海面水平电场与磁场关系式,处理了磁、电采集站分离不同距离和不同海水深度情况下在雷琼地区滩海采集的大地电磁资料,通过与临近陆上大地电磁结果对比,证明磁电分离采集技术是可行和有效的.
福州市中心城区地热田受NEE向和NNW向断裂控制,使地下热水类型形成了孔隙水和构造裂隙水两种.介绍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原理、仪器设备、方法以及在福州中心城区地热田的应用,该方法在福州地热田的首次应用及取得的成果.
区域稳定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条件,水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闽南沿海花岗岩风化壳发育,软土环境地质问题突出.重点讨论了城市区域稳定性问题、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和城市开发建设可能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
针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研究现状,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过程中应注意加强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随着无锡地区双桥静力触探的推广使用,有必要建立双桥静力触探锥尖阻力与单桥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经验换算关系,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问题.
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成桩工艺在加固高层地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但往往由于设计、施工等原因而造成复合地基强度不够或浪费.针对上述问题,从工程实例出发,论述了在该工艺的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根据准噶尔盆地东部三台地区(含北三台南段和吉木萨尔凹陷及其南缘)原油的轻烃对比星图,原油饱和烃Pr/Ph比值、β-胡萝卜烷含量特征,三类规则甾烷的组成、妊甾烷的含量特征及其成熟度指标,三、四环萜烷和伽马蜡烷的组成特征,以及应用原油二环倍半萜的重排补身烷与8β(H)-补身烷的比值及4,4,8,8,9-PMDHN与4,4,8,9,9-PMDHN的比值和C30藿烷及菲、甲基菲化合物等的组成可将本区原油从
乐探1井位于南鄱阳坳陷二甲村凹陷毛家断鼻构造高点.本井在651.70m~654.79m上白垩系上统周家店组(K3z)发现油气显示,经中途测试,日获油量1.16m3,试油结果为含油水层.从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和与新疆非树皮煤成因的煤成油对比可以看到,它既具有煤成油的一般特征(如原油物性、族组分、姥植比、碳同位素特征),又有树皮煤的特殊性(如轻烃甲基环己烷指标MCH-Ⅰ、规则甾烷和萜烷的组成特征等),从
泉州市是福建省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通过几个实例分析,说明泉州市地质灾害具有与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和中低山丘陵地形地貌关系密切、高发时段与降雨强度密切相关、大部分山区建筑物在高陡近距离人工边坡下以及矿山开发形成的潜在致灾相关.总结了各级政府依据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