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对尿毒症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i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室的局部收缩与舒张功能.方法 40例尿毒症患者,左室肥厚组(LVH) 25例,非左室肥厚组(NLVH) 15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取心尖四腔、心尖两腔、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左室各室壁心肌的应变率、应变及位移曲线,测定收缩期、舒张早期、房缩期的峰值应变率(SRs、SRE、SRA)、最大应变及位移.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尿毒症患者比较:应变率SRs:尿毒症患者NLVH及LVH组左室侧壁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减低.SRE:尿毒症患者LVH组及NLVH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减低.SRA:尿毒症患者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应变S:尿毒症患者NLVH组仅有左室侧壁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LVH组除后间隔外其余左室壁较对照组显著性减低.位移D:尿毒症患者NLVH组仅在后间隔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减低,LVH组后间隔、后壁、前间隔、下壁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减低(*P,**P分别<0.05和0.01).结论 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够客观、准确的评尿毒症患者左室的心肌运动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儿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后动脉血乳酸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4月连续的、有完整资料的6岁以下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病例资料1286例,全部病例均在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中、体外循环后、返回ICU即刻、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测量动脉血乳酸值.根据转归将患儿分为康复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间各个时间点测得
会议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 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参数指标在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i)我院2011年~2013年选取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诊断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乳头肌以下水平室壁厚度16-30mm) 10例及正常者(对照组)8例,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左心室肥厚及其他心脏疾病.10例中仅3例
会议
目的 自1930年Thomas Lewis医生首次提出依靠物诊方法无创估测中心静脉压(CVP)以来,由于受患者情况和体位限制较大,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依靠测量右房中心至半卧位颈内静脉塌陷点血柱的垂直距离测定CVP,对于右房中心位置一直使用非个体化的体表标志定位,致使无创CVP测量准确性尚有不足。本研究拟基于立体几何学,建立超声个体化右房中心体表投影定位方法,以提高无创中心静脉测量的准确性。
会议
目的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构成左室壁不同层心肌之间的剪切形变是室壁收缩期增厚的重要机制,且左室游离壁径向长度应变和剪切力应变不同于室间隔.本研究目的是探讨上述情况是否也适用于人类心脏.方法 门诊健康志愿者30例(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34±6岁).受检者取左侧卧位,仪器采用Aloka SSD-6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常规检测心脏形态及功能.启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会议
目的 通过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定量评价二尖瓣脱垂患者术前及术后左心房存储功能、管道功能、辅泵功能的改变以及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心外科因单纯二尖瓣脱垂行二尖瓣瓣膜成形术(MVr)患者30例,将其分为术前组(A组)、术后1个月(B组)、术后3个月(C组)、术后6个月(D组)四组,常规超声检查测量左心房前后径(LAD-AP)、左心房左右径(LAD-
会议
目的 探讨叶酸受体靶向载紫杉醇(PTX)高分子造影剂(FOL-PLGA-PTX)体外寻靶能力与超声显影情况.方法 通过单乳化法及碳二亚胺法制备叶酸受体靶向载PTX高分子纳米微球,检测其一般性质,并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造影剂表面叶酸连接情况.体外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观察靶向造影剂与细胞结合情况,评价其体外寻靶能力.考察靶向造影剂经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辐照后增强超声显影特性,并以DFY型定
会议
目的 制备一种能同时用于超声造影及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态造影剂,观察其体外成像效果.方法 采用双乳化法合成载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ironoxide,SPIO)纳米颗粒及全氟己烷(perfluorohexane,PFH)的高分子微球(s-PFH/PLGA),检测其一般特性及光声信号.用超声诊断仪对不同浓度的s-PFH/PLGA水囊模型进行超声显影,JC200聚焦超声肿瘤治疗
会议
目的 微波消融治疗是一种有效、微创的治疗肝脏肿瘤的方法,其具有对肝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的特点。但肝脏肿瘤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将增加手术风险性,微波消融对患者肾功能在治疗前后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将回顾性分析肝脏肿瘤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进行微波消融治疗的手术安全性。方法 对23位肝脏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伴发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接受肝脏肿瘤微波消融前消融后肾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50个肿瘤病灶接受
会议
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是利用射频电流穿过肿瘤中展开的RFA电极针,诱发电极针周围组织发生离子振荡,几分钟后发生摩擦生热,使肿瘤组织温度增加到80-110度,直接造成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超声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有利有弊.利在于无需要开刀就能进行肝癌的治疗.主要运用于下面几个方面:1.治疗早期肝癌.对于不愿手术切除的直径小于等于5cm的单发肝癌结节,或直径小于3cm的不超过3cm的早期肝癌结节.2.治
会议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结合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对EF值正常的糖尿病(DM)患者左室长轴心肌运动速度、应变及应变率进行评价.方法 30例排除冠心病、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并且经常规的超声心动图检查EF值>50%的DM患者,另选20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分别在静息状态、多巴酚丁胺负荷(10、20、30、40Ug.kg-1.min-1)状态存储左室心尖四腔心、两腔心及左室长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