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双金属脱氯四氯联苯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研究了纳米级Ni/Fe, Ag/Fe, Co/Fe等双金属脱氯溶解于1:1甲醇/水溶液中浓度为20mg/L的(33<,>44<,>)-四氯联苯(BZ#77)。GC-MS实验数据表明:反应最初4小时内四氯联苯浓度迅速降低,5天后残留浓度低于仪器检测限,钴/铁双金属脱氯效果最好。 将纳米钴/铁双金属用于脱氯沙土中含100mg/Kg的四氯联苯,反应十天后检测到低浓度的两种三氯联苯,证明有少量四氯联苯被钻/铁双金属脱氯,其中(33<,>4)-三氯联苯浓度比(344<,>)-三氯联苯高,说明对位较容易脱氯。然而,四氯联苯在此条件下并没有完全脱氯。
其他文献
用掺杂Fe再负载Au的方法制备了Fe和Au共修饰的TiO光催化剂,光降解有机物的实验表明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可见光和紫外光下都有较高活性。掺杂Fe和负载的Au具有协同效应:Fe能使纳
COD代表了水中还原性有机物的含量,是水质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以球磨法制备了纳米尺度的单质铁粒子,并对其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表征。以所制备的纳米铁为处理剂,进行去除
通过测定混合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TX100-SDBS)溶液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CMC),运用非理想混合溶液理论和相分离模型,研究了TX100和SDBS的混合胶束化
会议
基于硫酸自由基(SO)的高级氧化技术是具有发展潜力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氧化去除新技术。本研究通过KSO的紫外光辐照得到SO,并用于降解全卤代羧酸三氯乙酸(TCA)。结果表明,适宜
针对目前生物活性炭炭滤池间歇性运行时在停运期间的保存方法缺乏系统性研究开展了运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浸泡和小流量保存方法。依托中试活性炭柱装置,将小流量保存时进
表面活性剂增溶吸收是一种处理有机废气的潜在途径。为选择合适的吸收体系,本文研究了典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
会议
通过[Bmim]Cl与FeCl的比例变化调控[Bmim]Cl/FeCl离子液体的亲水-疏水平衡,制各具有对水及空气均稳定且氧化能力可调和原位反应分离的特性的[Bmim] FeCl离子液体。以硫化氢气
本文中以固相烧结方法制得KInO和CaBiInO2种新型催化剂,并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2种催化剂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特征吸收边进行测定,估算出KInO和CaBiInO的带隙宽度分别为
会议
本文研究了pH和盐对活性炭纤维吸附2,4-二硝基苯酚的影响,活性炭纤维ST-8和ST-13吸附量最大的pH分别为2.0和3.0;在pH 11到14的范围内,吸附量随着pH增大而增大。低pH时,氯化钠
利用激光闪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对HNO与2-氯联苯(2-PCB)水溶液经紫外光照射后发生的交叉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HN0受355nm紫外光激发产生的OH能够快速加合至2-PCB的苯环上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