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大量异物的精准与微创摘除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18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ixi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13岁。被霰弹枪意外击中口腔颌面部,经当地医院急诊治疗后,取出部分钢珠后,遗留24颗钢珠无法取出。经CT检查,钢珠分散于患者口腔颌面部的肌肉及骨骼内,深在且毗邻重要神经与血管。其中,左侧颊部前庭沟软组织内7颗,颏部及颌下软组织内4颗,唇部前庭沟软组织内3颗,下颌下缘软组织内3颗,上颌牙槽粘膜内1颗,下颌口底区2颗,下颌骨内3颗,颈部1颗。
其他文献
背景介绍:年轻恒牙牙外伤是儿童口腔科常见病之一,但本病例特殊性为一9岁患儿上颌多颗前牙发生不同类型牙外伤.临床检查:22缺失;21牙齿部分脱出牙槽窝,近中切角折断达牙本质浅层,松动度Ⅲ°;11切1/3折断露髓,松动度Ⅱ°;12微松动.22干燥保存4小时,表面呈白垩色,牙根接近形成,就诊后立即用0.9%生理盐水浸泡保存.
会议
目的:探讨超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联合点阵2940nmEr∶YAG激光治疗颌面部衰老松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30-40岁、40-50岁、50-60岁三个年龄段治疗组,共50例自觉颌面部松弛患者,采用超长脉宽1064nm Nd∶YAG激光PIANO模式(光斑直径8.0mm,能量280-300J/cm2,频率0.3Hz,脉宽5s)治疗颌面颈部皮肤,点阵2940nm Er∶YAG
会议
目的:评估应用口腔铒激光与钕激光创新性微创切除Ⅳ型上唇系带附着异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病史 男性,8岁,主诉:上前牙替牙后临牙间隙不能关闭2年;临床检查:替牙期牙列,11,12,21,22已萌出且和下颌萌出恒牙形成正常覆合覆盖关系(图1);唇系带附着穿过牙龈乳头至舌侧龈缘;曲面断层显示:替牙期牙列,12,22牙冠完全萌出,未触及11,21牙根组织(图2):临床诊断:Ⅳ型上唇系带附着异常。
会议
目的:探讨应用种植体修复技术对慢性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进行缺失牙修复的远期效果观察。方法:选择中重度牙周炎患者47例为实验组,牙周健康患者50例为对照组,各植入65颗straumann种植体。随访两年,观察种植体的成功率和牙周指数。
会议
目的:探讨肌激动器对不同骨面型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 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根据其骨面型分为低角组和均角组,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头影测量分析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
会议
目的:利用CBCT技术比较新疆乌鲁木齐错颌畸形骨型Ⅰ类、Ⅱ类和Ⅲ类患者气道的差异.方法:收集骨型I类、Ⅱ类和Ⅲ类错颌畸形患者共54例,拍摄CBCT影像并测量气道相关指标.结果:骨性I类、Ⅱ类和Ⅲ类患者气道最小横截面积分别为(171.36±80.38)mm2、(110.25±40.64)mm2、(215.68±58.46)mm2;气道体积分别为(12.26±3.65)mm3、(6.98±2.76)m
会议
背景介绍:根尖诱导成形术是用于治疗牙根完全形成之前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根尖周炎症的年轻恒牙,是一项传统的治疗技术,其主要依赖于根尖残留的生活牙髓、根尖牙乳头及根尖周组织中的上皮根鞘.病例介绍:女,10岁.1年前,右上前牙外伤部分脱出,于外院固定一个月,数日前,发现右上前牙牙床肿包来诊要求治疗.临床检查11叩痛不适,松动度(-),唇侧牙龈瘘孔,挤压有脓溢出.影像学检查示11根尖周阴影,牙根未发育完成,
会议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是指在儿童期出现口呼吸、不良唇颊舌运动、以及吮指、偏侧咀嚼等口周肌群功能不良。口腔不良习惯会引起肌肉群运动失衡,如不能及时纠正将导致肌群功能紊乱,牙合功能异常,严重者会导致错牙合畸形。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功能性错牙合畸形矫治的关键。
会议
背景介绍:乳前牙反合是我国儿童常见的一种错颌畸形,乳前牙反合伴乳后牙正锁合在临床上不常见,此种错颌畸形自愈的可能性极低,如发现此类病例需尽早进行阻断性矫治.病史与检查:张某,男,6周岁.主诉:前牙"兜齿",后牙咬合不对称.口内检查:乳牙列期,牙齿数目20颗.乳前牙61、62与71、72、73反合,左侧乳磨牙呈中性关系,右侧乳磨牙54、55与84、85正锁合.上下牙列存在散在间隙.下中线左偏2mm.
会议
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全冠肩台预备技术对前牙美学修复治疗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因牙体变色需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在制取印模前分别进行单线排龈预备肩台、超声龈下预备肩台及推龈器辅助下超声预备肩台,完成牙冠黏固后,即刻从印模质量、牙龈出血、修复体边缘的适合性及患者主观感受方面,综合评价三者的优劣。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