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ishbein合理行为模型的国家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研究--以美、德、日、韩四国国家形象为例

来源 :营销科学学报编辑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dong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国家形象的感知大体上分为四个构面:与中国关系评价、国家发展程度、整体产品评价、整体人民评价,国家形象各构面的组成项目因不同国家而有所差异.在所研究的美、德、日、韩4个国家中,消费者对不同国家的国家形象感知存在显著的差异,对德国国家形象评价最高,其次是对美国和韩国国家形象的评价,最后是对日本国家形象的评价.将国家形象作为新的变量引入Fishbein模型,发现模型依然与实际数据有着较好的吻合,验证了Fishbein模型具有较好可扩展性和跨文化适应性.通过对模型分析,发现国家形象间接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其影响系数因不同产品类别而有所差异,其中国家形象对服装产品的购买意愿影响最高,手机产品次之,对汽车产品的购买意愿影响最低.
其他文献
城市是国家经济产出的重要基地,城市创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创新型城市和城市创新性的不同,总结了二者的内在关系和主要区别,并通过对四川省城市做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型城市是指城市类型,城市创新性是指城市功能.就四川省而言,只有成都属于创新型城市,而所有城市都具有城市创新性.(2)创新型城市不仅关注自身发展,还有对其他城市产生带动作用,例如成都在四川省的作用;城市创新
虽然价值在关系营销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关系质量在广为接受的"关系中介变量模型"中扮演着中枢性的角色,但是将价值与关系质量构念联系起来的实证研究依然缺乏.目前对关系利益的分类缺乏在一般情境下的切题性和有效性.通过借鉴品牌资产领域的研究,本文考察了功能性、情感性、象征性价值与满意和承诺这两个关系质量构念之间的关系.对调查数据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功能性价值对满意的作用强于对承诺的作用;象征性
长期以来,学者多从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和行为这个角度探讨品牌关系,而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消费者感知的品牌对消费者的态度. 实际上,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并形成了一种拟人际关系的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二维度量.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这种双向关系的存在.同时,通过实验法,设置了与企业并购相关的三种情景,对品牌关系的二维互动度量与品牌资产、购买倾向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力图以品牌关系为突破口,通过实证
网络欺诈成为阻碍C2C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了包括产品特征、卖方特征、沟通能力以及买家特征等因素的欺诈前因模型,以淘宝网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品特征、沟通能力等因素对网络欺诈影响最明显,基于研究结果对平台服务提供商和卖家提出了相关建议.
已有研究指出负面口碑传播对企业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在互联网上被进一步放大.大多文献认为不满意是导致负面口碑传播的主要因素,但是又有文献发现不满意水平与负面口碑传播意愿无关.导致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已有文献忽略进行负面口碑传播的消费者会受到环境如社会关系的影响,如很多消费者只选择网络作为负面口碑传播的途径.为此,本文将关系强度作为一个调节变量,来探索社会关系类型对消费者负面口碑传播意愿
营销能力对企业创新具有何种影响是理论界具有争论的问题.营销学家通常看到了其所具有正向影响作用;而以Christensen等为代表的管理学家则主要看到了其负向影响作用.Christensen甚至认为越具良好顾客关系的企业越容易受到"颠覆性"创新者的进攻而失败.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说明,营销能力对企业创新具有的影响要由环境动荡性这一调节变量决定.根据本研究所得之结论,在渐进性创新中企业须不断提高营销能力;
本研究综合已有服务质量定量研究的样本和结果,对服务质量及其与顾客购买意愿的关系进行了Meta分析.首先对其与各前因和结果因素的两变量关系进行了定量汇总;然后通过多变量分析得到它影响购买意愿的路径模型;利用多层线性分析原理和HLM软件中内嵌的Meta程序,分析了各定量研究的测量特征和样本特征对其与购买意愿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有一类产品,既有实物载体,又可以有电子载体,且不同形式的载体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有所不同.对于这类产品,其电子版在网络上的传播往往被视为盗版;但我们也发现相反的情况:厂商主动将免费的电子版公布到网上,可是实物产品的销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研究发现,当高端客户比例和产品符合其需求的顾客比例较高时,免费的电子版不但不应该视为盗版,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营销工具,利用口碑传播来扩大潜在的顾客群,从而促进实
渠道联盟中的组织间学习,存在竞争和合作两种博弈.过去的研究多从吸收能力切入,而忽视了动机可能产生的影响.本研究同时从动机和能力两个角度出发,构建组织间学习策略的影响机制模型.结论发现,吸收动机和吸收能力会同时对两种策略产生正向影响,而转移能力的提高则正向影响合作性学习策略的选择,并且合作性学习策略能带来更好的组织绩效.最后检验了权力差距的调节作用.
传统的企业竞争互动理论主要是以市场行为为核心的研究,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忽视了非市场行为的重要性与价值.本文采用结构内容分析法,以中国家电行业企业为例,主要讨论这些企业竞争行为,尤其是市场行为与非市场行为之间的互动特征及其规律,从而将现有的以市场为核心的竞争互动研究有效地拓展到非市场领域,以期为中国企业的管理者们在预测竞争对手策略与行为选择时提供一些实践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