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针灸杂志》创建中医针灸信息库之路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1212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结《上海针灸杂志》经过10年的摸索,创建了《中医针灸信息库》,该数据库收录了建国以来针灸文献7万多条,通过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从单台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为网络化计算机信息技术,把繁杂的针灸文献信息,有机地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数据库可提供智能化的服务,通过计量分析,规范的、系统的、大样本的、客观的、动态的分析与评价针灸临床文献的状况,有利地推动针灸事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高校学报作为中国学术期刊中的一个独特的群体,其综合性和内向性等特点决定了学报编辑具有一些不同的职业特点,主要体现在工作环境、人员组成和知识结构上,文章在分析这些职业特点的基础上,从职业道德素质、学习能力策划能力、交际和沟通能力等方面总结出学报编辑与一般编辑不同的素质要求。
分析和论述了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趋势,指出科技期刊正从象牙塔走向风雨变幻的市场。为应对期刊国际化的竞争,科技期刊编辑必须从单纯编辑向“米”字型复合编辑转型,同时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崇高的职业精神。
根据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中国引文数据库《热带气象学报》(简称《学报》)2000-2009年的论文被引情况。分析表明:有87.76%的载文被引用,其中被引14次以上的论文有124篇,共被引2975次,占总被引次数的48.50%;关键词以“降水”、“热带气旋”、“海温、ENSO”、“季风”、“气候特征”等为主;引文峰值出现在第3~9年;作者合作度较高,为3.5。为进一步提高
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15篇环境科学技术类和大气科学类期刊有关灰霾研究文献量的动态分布、研究主题分布、期刊分布、论文合著、基金项目资助、研究机构等情况。结果表明,2010、2011年两年的发文量占总篇数的46%,有22.8%的论文刊登在8种核心期刊上;对灰霾的气候特征及时空分布方面的研究最多,而对于预测研究方法及数值模拟、治理对策的研究论文偏少。
文章对当前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论述了科技期刊网络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并从加强期刊集团化建设、选择有影响力的主编和审稿者、出版标准国际化、为读者服务等4个方面端正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办刊理念;阐述了提高期刊质量对推进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作用及管理办法。最后,总结了笔者所在编辑部提高科技期刊国际影响的具体办刊经验。
以《含能材料》为例,讨论了选题策划工作,包括选题的来源,选题策划对编辑的要求,对阶段管理的要求,以及对组稿的要求等。
从SWOT分析法出发,对《洁净煤技术》杂志的优势、弱势、机遇、挑战进行了粗略剖析,提出应准确定位,办行业特色期刊,坚持行业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培养或引进出版经纪人,练好内功,采取协办杂志、成立理事会、为厂家抽印专题内容等方式获得效益;通过办增刊、召开学术会议、办展览等方法增强竞争力。勇于担当,履行、承担社会责任,为繁荣期刊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分析了水泥行业技术的特点。《水泥》杂志充分利用原有的优势,坚持精品办刊的传统思路,更紧密地贴合水泥技术发展,强化期刊的技术特色。保证了《水泥》杂志一直健康发展。
针对网络信息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特点和对编辑的要求,对如何提高青年编辑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探讨。青年编辑应加强政治素质及职业道德培养,当好把关人;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编辑水平;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加强英语学习,提高影响力。
详细介绍了《建筑施工》杂志在数字化、网络化出版大潮中如何砥砺前行,在同质化竞争中如何成功突围,永葆杂志品牌特色的创新转型发展过程,通过采取旧瓶装新酒的创新模式,使《建筑施工》转型成功。从中获得的成功经验为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具体做法为:以科技驱动为把手,努力把《建筑施工》打造成一个建筑施工技术展示平台;找准定位,服务好专业受众,打造建筑施工技术服务平台;第三,深化杂志内涵,提高期刊质量;提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