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站区供氧研究

来源 :青藏铁路运营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6051990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低气压、低氧分压是影响铁路职工健康和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开展站区富氧技术及可靠性研究对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和职工队伍长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在参与科技部下发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原环境富氧技术及可靠性研究"中,结合高原环境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站区需求的制氧、用氧方式,研发富氧室,制定制氧工艺流程及需要达到的工艺指标,确定供氧范围供氧量、制氧规模、供氧系统(两机两路)、制氧站及室内供氧管路的合理布局.在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在沿线推广使用,有效解决高原缺氧的难题,进而保护高原职工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性高原病的发生.
其他文献
本文对既有冻土区路桥过渡段设计标准进行了研究,对路桥过渡段设计思路进行了探讨,对路桥过渡段主要沉降原因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路基新结构的设想,绘制了相应的示意图,指
目的:评价长期值乘高原旅客列车客运乘务员职业健康状况,研讨铁路高原列车乘务员职业健康管理. 方法:对368名高原值乘客运员进行高原反应问卷调查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对
青藏线格拉段全线采用ITCS列控系统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在行车组织、故障处置、应急救援等方面采取特殊办法,积累了既有线无轨道电路模式下的无人站管理的独特经验,为中国高原
采用热敏电阻进行冻土地温测试时,其在测试孔内的静置时间长短关系到整个测试工作的安排和实施,也是勘察单位最关心的.本研究结合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地温测试的实测数据,对于
会议
本文结合现场监测、室内试验和数值分析数据结果,采用基于可靠度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深季节冻土区那曲物流中心站场路基服役性能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建立了以冻土类型
通过理论推导和现场测量证明:因为MF14指针万用表内阻指标过低,在现场使用该仪表测量轨道电路设备时,明显改变了轨道电路设备的电路特性,造成轨道继电器端电压明显降低,降压
通过分析,提出根据现有的格拉段ITCS系统功能、CTC追踪报警功能、列车防护报警设备(LBJ)等技术条件,以及青藏铁路公司列车追踪试验情况,在不断完善行车组织办法及安全卡控措
青藏线格拉段铁路属于高原铁路,自然条件恶劣,百里无人烟,大多数区段不适宜人类居住.根据格拉段技术设备条件,青藏铁路公司大胆创新,大量设置无人站,并积极试验与探索出了一
通过对青藏线格拉段轨道动态检测数据的跟踪分析,掌握轨道质量指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各检测项目标准差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冻土区和非冻土区轨道质量指数对比分析,掌握冻土
本文通过系统阐述青藏铁路运营期间面临的主要卫生保障问题以及涉及广大旅客、铁路职工健康危害因素对公众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状况,分析青藏铁路运营期卫生保障管理和技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