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庸鲽(Hippoglossus hipoglossus L.)精液脂肪酸分析及激素GnRHa诱导对其组成的影响

来源 :第一届全国鲆鲽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tang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类精液中脂肪酸组成与其功能发挥密切相关。本研究对大西洋庸鲽精液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以期为精液生理特性和功能研究提供依据。同时对注射GnRHa缓释激素后不同时间段内精液脂肪酸组成变化进行检测,以揭示激素使用对精液生化组分的影响。
其他文献
对七带石斑鱼胚胎和仔鱼发育过程进行观察,描述了从受精卵到仔稚鱼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在水温22±0.5℃、盐度30条件下进行七带石斑鱼仔鱼的饥饿耐受力实验,记录了饥饿条件下初孵仔鱼的存活与生长、卵黄囊与油球的利用.
白鸽鱼,暖水性小型底栖鱼类,.人工养殖条件下,白鸽鱼摄食水蚯蚓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白鸽鱼为广盐性分布种类,可存活盐度范围在0~30‰;白鸽鱼较耐低温,96h致死低温为10.78℃,当水温在12℃以上时,未出现死亡现象.实验组于2010年5月~7月,对白鸽鱼进行了繁育实验。通过人工催产、授精和网箱孵化等,获得白鸽鱼仔鱼25万尾,仔鱼最长培育时间为10天。
本文观察比较了不同盐度(10、15、20、25、30、35、40和45)梯度下七带石斑鱼(Epinephelus septemfasciatus)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初孵仔鱼畸形率,并测定了初孵仔鱼的饥饿耐受力及其生存活力指数(SAI)。
本文对真鲷冷冻精液诱导大菱鲆雌核发育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真鲷冷冻精子在解冻后稀释至20倍、精子厚度为0.3mm的条件下,最佳遗传物质失活的紫外线照射剂量为6480 erg·mm-20。3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经紫外线照射处理的真明精子受精后,大菱鲆受精卵的冷休克加倍最佳诱导起始时间、持续时间和处理水温分别为受精后6.5 min、持续时间45 min和处理水温-2°。
本文以建立半滑舌鳎家系为研究材料在受精后46d,将家系培育在17.5, 19.5、21.5、23.5, 25.5和27.5℃ 6个温度梯度下,温度控制时间为64d。分别在受精后64d,103d, 118d, 129d, 198d测量各温度梯度下半滑舌鳎鱼苗体长和体重,利用方差分析、Student-Newman-Keuls法多三比较,分析半滑舌鳎家系鱼苗的生长规律。利用不同温度下鱼苗体长和体重数据
从牙鲆遗传连锁图谱上选择分布于19个连锁群上的25个微卫星标记鉴定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牙鲆的纯合性。用两个普通二倍体的全同胞家系检验25个微卫星标记的基因型分离是否符合孟德尔定律。
对大菱鲆EST数据库中12434条序列进行微卫星搜索,共搜索出831条EST-SSR序列,从建立的大菱鲆EST-SSRs标记序列库中筛选出16条为明确标注免疫相关功能的基因序列.根据此16条EST-SSR序列设计引物,经过PCR扩增检测和反应条件的优化,最终筛选出9对扩增效果理想的EST-SSR标记对大菱鲆减数分裂雌核发育二倍体子代进行遗传变异检测,结果表明:在Scoph-2-1、Scoph-7-
本文以半滑舌鳎渤海野生群体和人工养殖群体为基础群体,建立了半滑舌鳎家系18个,其中半同胞家系6个,全同胞家系12个。对不同家系鱼苗进行荧光标记后放在同池进行生长比较研究,表明不同家系鱼苗生长速度差异显著。利用鳗弧菌感染其中12个家系的抗病能力,结果表明通过家系选育方法可以筛选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 半滑舌鳎优良家系,从而为 半滑舌鳎高产、抗病优良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本文利用牙鲆1个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家系中1尾鱼的卵子再次诱导减数分裂雌核发育,获得连续两代雌核发育家系(Meio-G1和Meio-G2)。运用15个微卫星标记对牙鲆连续两代雌核发育家系进行遗传特征分析,研究了不同M-C图距的微卫星位点在牙鲆减数分裂雌核发育过程中的基因纯化效率。
本文使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和比较了法国、西班牙、丹麦3个进口亲鱼群体和莱州、海阳、日照3个国内养殖大菱鲆亲鱼群体的形态特征。单因子方差分析表明,法国与日照群体形态具有较大差异,而日照群体同海阳群体形态趋同,而丹麦群体具高体型特征。主成分分析的第一、二、三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47.07%, 28.10%, 15.45%,三者累积贡献率为90.62%;6个群体整体上形态差异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