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和谐语境中刑事调解的制度构建

来源 :中国刑事法律制度的科学构建及法律适用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y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法社会学的视野中,通过诉讼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合理配置,平抑社会纠纷尤其是犯罪造成的混乱和无序。缓解社会冲突带来的冲击和震荡,防止社会矛盾的激化,是建立和谐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以管制思想和权力支配理念为设计基础的我国传统刑事司法制度,重视通过正当程序和排除合理怀疑来证明被告人在法律上构成犯罪,强调通过对“已然之罪”施以刑罚来威慑和预防“未然之罪”。但是,这种以犯罪人为中心的刑事司法制度必然存在国家权力过度介入与冲突解决的自治性不足、犯罪人权益保护日益得到彰显与被害人权益遭遇淡漠以及注重审判程序开展而忽略罪犯改造效果等结构偏差和功能缺陷,不仅难以实现刑事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统一,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理念也有所背离。 本文沿着协商性司法的路径指引,在刑事司法范畴内引入调解理念,加强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对话和合作,倡导刑事诉讼从追求合规范性的非合意权威裁判向合社会效果的合意性裁判的转向,力图在高效率的基础上谋求裁判结果的可接纳性,从社会满意(合目的性)的角度获得制度的合法性,从而实现刑事处理机制由“阶层模式”向“协作模式”转化,使需要公正的案件更加公正,需要效率的案件更有效率。但是,笔者也不无担忧,在当前司法理念及配套制度尚不尽如人意的前提下,构建刑事调解制度,恐怕只能是一种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理想主义,是一种不甚理想的理想。
其他文献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关于聚众斗殴罪的规定为简单罪状,没有对其构成特征作具体叙述,加之现实犯罪形式多样,造成对聚众斗殴罪的理解和适用不尽一致。笔者尝试对聚众斗殴罪中一些
会议
@@死刑,又称极刑,它是剥夺犯罪人生命的刑罚,是最严厉的刑罚方法。自1979年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刑法以来的27年中,它在打击严重犯罪,维护社会各类秩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
会议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全世界已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
会议
@@洗钱是指“隐瞒或者掩饰犯罪收益的性质和来源,使其外表合法化的过程”。③现代洗钱犯罪最早发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④而对洗钱行为的刑事市法则基本是二十世纪中晚期
会议
@@我国现行刑法明确确立了“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然而“法律”的通过是否意味着该方面的问题就完事大吉了呢? 其实不然,罪刑法定基本原则的确立不仅仅是一个立法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