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分化关键期三丁基氯化锡(TBTC)暴露对大鼠生精功能和睾丸酶的影响

来源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第14届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性别分化关键期三丁基氯化锡(TBTC)暴露对大鼠性成熟后睾丸酶和生精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健康成年SPF级妊娠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0、2.5、1.0mg/kgTBTC染毒组和阴性对照组(玉米油),每组4只。从妊娠第12天起,采用经口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每天1次,直至妊娠第20天。仔鼠出生后第70天,每组随机抽取10只雄性仔鼠,称重后断头处死,分离双侧睾丸及附睾组织,测定附睾精子数及睾丸酶活性。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TBTC染毒组孕鼠妊娠第12天及第20天的体蕈和体重增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和5.0mg/kg TBTC染毒组雄性仔鼠断奶后体重增长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Tc染毒组附睾尾精子数随TBTC剂量升高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TBTC染毒剂量的增高,各TBTC染毒组睾丸组织中乳酸脱氧酶(LDH)及低、中剂量组的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浓度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TBTC染毒组间的酸性磷酸酶(ACP)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浓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睾丸组织结构改变。 结论:在妊娠中后期TBTC染毒对雄性仔鼠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减缓了雄性仔鼠的体重增长,促进了其精子发生和LDH、SDH的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5例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无中转开腹,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为210min一320min,术中出血量200—1200ml,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安全可行,且具有微创的特点。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致2009年12月行腹腔镜探查的9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伤者经腹腔镜探查均能明确诊断,确诊率100%,诊治一体化占80%(72/90),中转开腹手术率20%(18/90)。其中23例(25.56%,23/90)可以认为是非治疗性的,仅作诊断。本组伤者均痊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发生;住院
随着研究的深入,体细胞突变学说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例如化学致癌物的致癌作用与致突变作用相符性不一致、肿瘤发生的表遗传学机制、细胞间通讯发生机制、癌干细胞学说、染色体不稳定学说,免疫系统促癌学说及细胞克隆机制、癌症的自然消退、癌细胞核转移实验、终末分化细胞不会获得细胞分裂的能力等研究结果,无法用体细胞突变学说进行解释,肿瘤发生机制的认识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仅就染色体不稳定学说,免疫系统促癌学说进行介
目的:通过DEHP影响EL4淋巴细胞分泌IL-2蛋白的机制研究,初步探讨DEHP对Th1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DEHP染毒以25ng/mLPMA+1μg/mlIon激活的EL4细胞,并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FK506进行干预。实验6h用RT-PCR方法检测NFAT(NFAT1及NFAT2)的mRNA表达;实验48h用ELISA方法检测IL-2蛋白表达。结果: 50μmol/LDEHP能明
本文研究探讨转染wt-p53基因的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特异性的抗淋巴瘤的细胞毒性效应(CTL)。对来源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肿大淋巴结进行DC的诱导培养,用rAd-p53转染DC,用Western-blot鉴定p53的表达,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CTL),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ELISA法检测上清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DEHP)对原代淋巴细胞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的作用,进而探讨其对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刀豆蛋白(ConA)及佛波酯+离子霉素(PMA+Ion)去激活脾淋巴细胞,以不同浓度DEHP染毒细胞72h及96h,实验终点检测细胞增殖、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及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I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从分子水平研究Cu/Zn-SOD蛋白表达与氟中毒的关系。方法:32只三周龄SD大鼠,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四个组。对照组每天给予去离子水灌胃,氟暴露组每天给予氟化钠10mg/Kg、20mg/kg、40mg/kg灌胃。染毒3个月后留取24小时尿液,处死。测定血氟、尿氟含量,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SOD表达(IOD值
目的:用松胞素-B微核分析法对上海“6.25”钴源事故3名受照者照后17年进行随访,为评价辐射对人体的远后效应及其临床意义提供依据。方法:照后17年抽取静脉血,以松胞素-B微核分析法观察微核(MN)率及其微核细胞(MNC)率。结果:照后17年,MN、MNC率仍高于正常参考值;MNC中的MN出现频率仍与早先受照剂量相关,含2个以上MN的MNC数以受照剂量最大的“龙”最高,“俊”次之,而受照剂量最低的
目的:用体外研究方法,通过检测Caspase-9活性及细胞凋亡,探讨Caspase-9在有机溶剂三氯乙烯(TCE)诱导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NHEK)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0.125、0.25、0.5、1.0、2.0 mmol/L的TCE处NHEK 4h,并培养4、8、12、24 h,分光光度法检测上清中Caspase-9活性,Anncxin-V/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Ca
马铃薯块茎和芽中含有有毒生物碱类,导致少数人突发性中毒,以及许多牲畜死亡,其中主要是α-卡茄碱与α-茄碱,约占95[%]左右,各国研究人员的体内外研究数据表明α-卡茄碱与α-茄碱均具有较强的毒性,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引起中枢中毒,以及通过干扰Na+和Ca2+跨细胞膜运输、影响脂质代谢等作用引发胃肠道毒性,还可透过睾丸屏障进而引发牛殖毒性,导致精子畸形以及对孕鼠胚胎的致畸性等等。同时,α-卡茄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