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与MRI对比研究

来源 :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影像学表现,评价CT与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及CT表现,MRI分别采用自旋回波T1WI、T2WI序列、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弥散加权成像.CT采用常规程序扫描.所有扫描在伤后2~72小时内进行.结果:DAI的影像学表现:CT可见弥漫性性脑肿胀,皮层下及脑深部小出血灶,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MRI可见弥漫性性脑肿胀,单发或多发的脑白质小灶性损伤,多数病灶为非出血性,脑干和胼胝体病灶多见于重度头部损伤害人.MRI共检出184个病灶,CT权检出30个病灶,两者差异显著.MRI对脑内非出血性病灶及脑干、胼胝体病灶的敏感性明显优于CT.结论: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对DAI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为使颅内动脉瘤得到有效的栓塞治疗,应根据动脉瘤的大小、类型,恰当地选择栓塞的材料以及栓塞的方法至关重要.GDC由于可控性好,疗效确实可靠,逐渐成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
神经元肿瘤是指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细胞的肿瘤,包括节细胞瘤、节细胞胶质瘤、多纤维组织性婴儿节细胞胶质瘤(DIG)、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中枢神经细胞瘤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观察无声影的强回声结构是否具有快闪伪像,从而鉴别各组织及病变的结构特点,并进一步指导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方法:检查68例无声影强回声结构,其中42
从2011年开始,我校开展了以“校园花式篮球”为特色的“一校一品牌”活动,学校购置了几百个篮球.为了保证每次活动能够快捷的取放球,同时做好这些篮球的维护和管理,笔者研制
一、沙坑在投掷练习中的应用rn1.原地抓球练习rn练习者站于沙坑内,面朝沙坑,手持铅球朝下.练习时,放开手中的铅球,并立即去抓住下落的铅球,可以提高手指的抓球力量,而且还可
卵巢黄体血肿的声像图表现多样,容易误诊为卵巢肿瘤.本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transvaginal ultrasound with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TVS-CDFI)诊断卵巢黄体血肿27
目的:探讨、评价国产数字化X线机(DR)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人体各部位、器官所摄数字化X线片与相对应的传统X线片的对比观察,探讨数字X线片的优缺点.结果:数字化图像不但快捷
计算断层摄影术(CT)在腹部钝性外伤尤其是肾挫伤的诊断作用十分重要,在肾钝性挫伤的诊断中SCT不但能提供重要的解剖和生理信息,通过三维重建图像直观显示病变范围和程度,有助
会议
目的:总结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经验.探讨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本组132例,男98例,女34例,年龄13~51岁,均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全脑血管造影证实.单支动脉供血21例,多支
会议
本文报告两例经逆行血管造影诊断并被手术证实的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结合文献讨论了逆行性造影中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影像学特征及对其明确诊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