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填土中钻孔灌注桩的轴力量测及其负摩阻力分析

来源 :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peop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吹填土是填海造陆的产物,吹填土地区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是桩基施工领域的难点之一。本文选取桩径分别为700mm和800mm的2根钻孔灌注桩作为试桩,量测在吹填土中这2根桩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下桩身的轴力。从而得到桩身内力以及桩侧摩阻力的分布。本文对整个试验方案及过程做出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包括工程概况、监测方法及仪器的选择(钢筋计的埋设等)、注意事项及现场测量情况,重点对量测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并根据相关规范计算桩侧摩阻力。从而得到不同荷载作用下桩身内力的分布以及桩负摩阻力的发挥性状。分析得到成果可供同类工程项目的设计和科研参考。
其他文献
“十一五”期间,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全面部署落实“地质立局、矿业兴局、多业发展”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介绍了基础地质调查成果,地质科技成果,地质找矿成果。
5年来,洛钼集团矿山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发展后劲,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发展步伐,实施节能减排实现持续发展,完善创新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倡导环保理念建设绿色矿山,实现了第二次跨越。
浅层反射地震勘探在查找基岩面起伏形态及隐伏小断层上是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但地震资料受近地表地形起伏、上覆层界面波阻抗差异等因素影响较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震勘探的精度,有时还会造成假异常。本文以某储备油库勘察中浅层反射地震勘探为例,介绍了应用此种方法查找基岩面的起伏形态,并结合钻孔资料对地震勘探中的小断层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浅层反射地震勘探与钻孔地质剖面相结合是探测地层起伏形态、查找隐伏小
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结果表明,降雨是黄土滑坡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其形成机制主要是雨水通过优势入渗通道优势下渗,在土体内遇阻形成局部饱和带或上层滞水,导致黄土斜坡变形失稳。以陕北黄土高原靖边县芦草台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DEM数据和野外调查,恢复滑坡发生前的斜坡形态,优势入渗通道数量及特征,分析其分布及汇水范围;建立地下水渗流和斜坡稳定性分析模型,模拟不同优势通道和不同降水条件下的地表径流汇
通过对某工程竹筋地基现场数据监测和成果分析,并利用Plaxi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软土地基加固模型,对比不加筋地基和传统土工格栅地基,研究竹筋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优势和作用。结果表明:在软土地基中铺设竹筋取得了较好的加固效果。工后沉降、地基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土体性质得到较大的改善;利用有限元软件Plaxis模拟软土地基在3种情况下的固结过程,结果显示竹筋具有非常可观的加筋效果。
固结系数是进行固结计算的关键参数,它反映了土的固结速率。工程中常根据固结试验采用时间平方根法、时间对数法等图解法和三点法确定,但这几种方法受人为因素控制较大,对于处理大面积淤泥质软土地基存在很大的误差。本文基于真空预压法加固大连大窑湾港区模型箱试验的表层沉降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通过计算机程序得到拟合曲线方程,然后根据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反推出土体的固结度和固结系数,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价
双江口水电站位是大渡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的关键性工程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重点研究了区域断裂活动性、区域地震活动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工程区位于川青断块区东南部,区内广泛分布一套以三叠系西康群砂板岩为主的变质岩系,坝址区及其外围50km范围内除距坝区30~40km的抚边河断裂外,无活动断层分布,地震活动性微弱。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面积的间歇性整体抬升,地壳形变微弱,库坝区处
任何岩体在浆液压力作用下都可劈裂,并都有自身的临界劈裂强度。不含软岩或软弱结构面的纯岩体,临界劈裂强度多大于常用的灌浆压力,因此,研究临界劈裂压力的实际意义不大。现行的灌浆规程适用于纯岩体灌浆。含软岩或软弱结构面的一般岩体,其结构面分为硬质结构面和软质结构面两种。当浆液压力作用于硬质结构面的两壁面上,壁体变形模量小,劈裂变形量也小,劈裂后充填的结石层较薄。在劈裂途径上遇到临空面时,其漏浆量十分惊人
天津滨海新区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吹填造陆工程。由于吹填土具有大孔隙比、压缩性强、低强度等特点,通过试验发现随着应力的增长,其应力应变曲线发生转折,而在转折前后,表现为不同力学特性。本文通过室内压缩固结试验、剪切试验、灵敏度试验,对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的结构性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证实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是一种强结构性土。
本文采用温度、吸力控制方法,试验研究了40℃、不同侧限约束条件下,干湿循环作用对高压实高庙子膨润土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定温度下、高吸力(>5MPa)范围内,于湿循环路径对无侧限、高压实膨润土集合体内孔隙与集合间孔隙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吸湿过程中,试样内部不同孔径的孔隙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膨胀;脱湿过程中,孔隙出现分化,部分较大孔径(>3000nm)的孔隙收缩,而集合体内孔隙基本不受吸力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