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Presenilin-1/2以及APOE ε4健康青年携带者的海马功能连接模式差异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c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正常年轻APP/Presenilin-1/2 以及APOE ε4基因携带者的海马功能连接模式 方法:本研究主要纳入78名健康青年受试者(33名男性,平均年龄约24.0±2.2岁).其中,将18名携APP和Presenilin-1/2突变基因的作为APP和Presenilin-1/2组,携APOE ε4基因型的为APOE ε4组,以及无携带上述基因的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须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以及神经精神相关量表评估,并且以海马为感兴趣区,分别比较三组被试的海马功能连接的差异.最后提取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脑区的时间序列,同认知行为学量表结果做相关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桡骨远端是骨巨细胞瘤的好发部位,本研究的目的 旨在揭示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发病特点、复发率及影响因素,初步评估地诺单抗保留桡骨远端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四肢骨肿瘤的广泛切除后,长段骨关节缺损的修复方法 及其疗效。方法 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5~41岁。病理类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3例,Ewings肉瘤1例、普通型骨肉瘤5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非骨化性纤维瘤多次术后复发1例,软骨肉瘤1例。其中桡骨远段4、肱骨3例、股骨3例、胫骨4例、骨盆Ⅰ区1例。
目的 评估3D打印导板辅助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我院用3D打印导板辅助治疗5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按照Matta评分标准进行影像学评估,按照Majeed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估。
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是骨科常见的膝关节疾病,长期的关节疼痛、畸形、活动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材料、新假体的不断改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已成为临床常用的治疗膝关节疾病的关节重建手术之一,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临床中髌骨骨折张力带克氏针退钉的诱因;方法:选取髌骨横形骨折32例,分为2组,每组16例,其中1组克氏针折弯在上极,另外1组则在下极折弯,通过术后拍片随访,观察克氏针的退钉情况;结果:采取上极折弯的克氏针出现退钉的达10例,下极折弯的则无1例出现;结论:髌骨骨折经张力带固定是一种经典手术方式,其中克氏针在上极折弯容易出现退钉,钢丝或钛缆出现松动,建议克氏针下极折弯,更加符合髌骨骨折术后生
目的 股骨头血供受损或中断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改善和重建股骨头血液循环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关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血管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清晰的了解股骨头动脉血液供应,还可以通过造影剂在股骨头内滞留时间了解股骨头静脉回流情况,从而总体判断股骨头总体血运状况。
目的:骨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类骨肿瘤样病变,既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嗜酸性肉芽肿在儿童及青少年多发,全身骨骼均可受累,发生于颅骨者最多,四肢骨次之。最近10年来,这种分布态势是否发生改变尚不清楚。此外,包括X线、CT和MR在内的影像学方法在诊断EGB中的效能也不清楚。我们基于本院临床数据库,回顾性分析了中国西北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像诊断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 年1 月~2015 年
目的:探讨采用PLIF和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采用PLIF和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而发生临床并发症的28例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38—84岁,平均66.7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CT和MRI检查,其中腰椎滑脱(Ⅰ~Ⅲ度)6例、腰椎管狭窄症18例、腰椎术后翻修4例.
目的:肺癌是严重威胁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其中大部分失去了手术机会.探讨CT导引下125I放射性粒子在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22例非小细胞肺癌中,男14例,女8例.年龄52-78岁,中位年龄67岁.其中腺癌11例,腺鳞癌4例,鳞癌7例.肿瘤直径约3.5~8.0cm,平均4.8±0.9cm.全部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均为周围型肺癌.根据三维治疗计划
目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因高血压、马凡氏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外伤等因素引起的动脉腔内血流由动脉内膜裂口处进入主动脉壁内并造成主动脉壁的分离,从而形成动脉真假两腔(Double-lumen)的特殊病理改变,AD的发生是异常的血管壁与异常的血流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文献资料显示:美国AD的年发病率约为2.9~3.5/10万人,中国AD的年发病率约为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