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半球实质性血管网织细胞瘤术前栓塞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第16届中南六省(区)神经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对具有潜在出血高风险的小脑半球实质性血管网织细胞瘤行术前栓塞及进一步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材料和方法:2006年7月-2012年7月手术切除小脑半球完全实质性血管网织细胞瘤25例,其中行术前栓塞后行手术切除9例(实验组),未进行术前栓塞而直接手术切除16例患者(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本组9例患者中无栓塞相关颅内出血发生.9例患者肿瘤均肉眼彻底清除,邻近正常脑组织无损伤.出院Kamofsky预后评分为80-100分7例(77.8%),40-70分2例(22.2%),出院时无患者死亡.共随访8例,Kamofsky预后评分80-100分7例(87.1%),40-70分1例(6.5%).对照组:14例患者肿瘤均肉眼彻底清除,邻近正常脑组织无损伤.95%肿瘤全切1例,80%肿瘤全切1例.出院Kamofsky预后评分为80-100分12例(75%),40-70分2例(12.5%),10-30分1例(6.25%),0分1例(6.25%).共随访13例.Kamofsky预后评分80-100分10例(76.9%),40-70分1例(7.69%),10-30分1例(7.69%),0分1例(7.69%).结论:选择性术前栓塞血供丰富、潜在出血风险高的小脑半球实质性血管网织细胞瘤安全可靠,对完整手术切除肿瘤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Binswanger 病(BD) 的病因、临床及CT、MRI 表现.方法:对68 例BD 患者的CT、MRI 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D 伴有高血压病史58 例(85.3 %),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痴呆、智能减退、假性延髓麻痹等,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常以脑卒中发作就诊.该病的颅脑CT 和MRI 均有局灶或弥漫性改变,MRI 发现病灶较CT 明显增多.结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
会议
目的:应用ECG-gated-MRI 与超声对照定量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严重程度.材料与方法:53 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29 例男性,24 例女性,平均年龄49±9)行ECG-gated-MRI 与超声扫描,获得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搏出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心输出量(RV-CO)、右室壁质量(RV-Mas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跨
会议
会议
目的:探讨MRI 对前列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6 例经活检或/并手术病理、或临床资料与跟踪随访证实的前列腺结节的低场常规MRI 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40 例BPH 中95.0%发生于中央叶;56 例PCa 中,位于周围叶、同时累及中央叶与周围叶者分别占10.7%与83.9%.(2) 40 例BPH 中90.0%的前列腺呈圆形或椭圆形,而56 例PCa 中91.1%
会议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18 例尿路梗阻者接受检查,其中尿路中上段梗阻者11 例,盆段梗阻者7 例。结果:梗阻端以上肾盂,输尿管或尿路全程积水扩张状态均在重T2 成像显示。结石6 例呈极低信号,上方有环状高信号带;肿瘤3 例,软组织信号强度不等;良性狭窄9 例,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3 例、后腹膜纤维化1 例有典型表现;其他5 例除显示梗阻程度与部位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颅脑损伤、脑梗塞等均能引起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升高,如不及时处理,严重者可发生脑疝而威胁患者生命.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效果肯定的药物是甘露醇,但是对进展迅速的颅内高压,其作用速度仍相对缓慢,作用强度相对弱小.因此,有必要寻找作用更快、效果更强且安全的降颅内压药物.本文系统评价高渗盐液对颅内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
目的:总结与分析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结合显微手术操作技巧在听神经瘤手术中预防面神经损伤的作用,以更好地保护神经功能.方法:选取我科2011-2012年度收治的大型及中型听神经瘤(肿瘤直径≥2.4cm)62例.均施行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对手术进行综合监护,同时密切留意骨性解剖、蛛网膜解剖、神经与血管解剖关系.术后随访六个月,评估肿瘤切除程度并根据House-Brack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