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罗培南致丙戊酸血药浓度显著降低的案例分析

来源 :第五届临床药学实践案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丙戊酸(VPA)血药浓度显著降低原因,为癫痫持续发作患者制订详细的药物调整方案。方法:临床药师参与疑难癫痫案例治疗,根据血药浓度变化规律,为药物相互作用的判断提供依据,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结果:临床药师通过VPA血药浓度监测,发现VPA血药浓度变化规律,确定美罗培南致VPA血药浓度显著降低,经过后续治疗方案调整,患者癫痫症状得以控制。结论:美罗培南可迅速、大幅降低VPA血药浓度,有必要加强两者相互作用的监护。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探索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引起的慢性间断性缺氧(RAS)影响及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健康雄性C5786J小鼠随机分为CIH组、ARB替米沙坦干预组、空气模拟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12周的模型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实验小鼠血压及鼠尾血流。结果:(1)小鼠收缩压:CIH组小鼠收缩压明显升高,ARB干预后则收缩压下降:CIH组小鼠(113.8125
目的:观测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氧化应激体系的变化、探讨中药川芎嗪注射液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在体兔双侧肾动脉持续性阻断1h,再灌注5h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假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川芎嗪注射液组(LZ组)。各组在缺血前、缺血1h、再灌注1h、3h和5h分别经颈总动脉抽血检测黄嘌呤氧化酶(XO)活力、
目的:本试验以蜂王浆作为受试物,探讨其对SD大鼠和ICR小鼠的生理生化指标及基因组甲基化的影响。方法:试验共分为四个组:A组为蜂王浆低剂量(200mg/kg),B组为中剂量(400mg/kg),C组为高剂量(800mg/kg),D组为对照组(灌胃等量普通饮用水),灌胃量大鼠按1ml/100g,小鼠按0.2ml/10g,每组各8只大、小鼠。灌喂4周蜂王浆后,眼眶静脉丛采集抗凝血,抽提DNA后,高效液
目的:验证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物1,25-(OH)2D3对1型糖尿病小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健康小鼠以2μg/kg隔日腹腔注射1,25-(OH)2D3持续两周后,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连续多日注射法建立C57BL/6J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比较1,25-(OH)2D3干预与否糖尿病的发病率;用1,25-(OH)2D3处理糖尿病小鼠,监测小鼠血糖、体重、进食量和饮水量,病理切片观察小鼠脏器的病理变化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F0、F1代斑马鱼的生殖毒性。方法:将48对成年斑马鱼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625μg/L DBP低剂量组和1250μg/LDBP高剂量组。连续染毒DBP 30天后,将各组F0代斑马鱼交配,记录产卵数、受精率以及72小时孵化率。将F0和F1代斑马鱼在清水中饲养180天,进行F1代斑马鱼交配试验,且将F1代DBP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斑马鱼进行置换交配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组织中PPARα的表达,并用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进行干预,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大鼠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高脂模型组、③非诺贝特组,利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12周后,检测大鼠血脂、肝功能、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RT-PCR法分析PPAR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
目的:研究我院获得性肺炎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98例CAP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总例数为316例次,品种涉及十大类25个品种;其中使用率前5位的包括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阿奇霉素注射液、头孢替安注射液、头孢地嗪注射液、依替米星注射液;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以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
中国赴非洲几内亚医疗队在执行为期两年的医疗救治任务中,在经济条件落后、卫生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救治了大量的疟疾患者,为当地黑人和华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在非洲这片热土上,我们全体医疗队员都以极高的热情践行着救死扶伤的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作为药师在疟疾的抗争中也发挥了极大作用,现通过成功救治一例重症疟疾患者的案例,总结在非洲疟疾防治中药师的责任和体会。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结合患者情况合理选用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药物,既可尽快控制病程的进展,又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下就1例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精神症状的原因及药物调整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提高临床药师合理用药水平。
结合典型临床病例从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制定、辅助药物应用等方面对临床药师进行临床和药学培养,并在日常工作中培养临床药师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以及提供药品信息的能力,使临床药师学员能够通过1年培训后独立开展临床药师工作,促进我国临床药学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