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竞技体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关键比赛上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高负荷的强化训练,然而如果运动员的身心一直处于高负荷的训练压力下,极易导致过度训练而无法在正式比赛中表现出应有的竞技能力。因此,多数教练会在大赛前采取减量训练的方式来促进运动员机体恢复,避免过度疲劳的产生。减量训练一般被认为是赛前短期减少训练负荷的训练过程,其目的在于减少运动员身体和心理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所累积下的疲劳,从而更好地促进赛前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目前减量训练已经成为教练员以及体育科研人员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减量训练可以促进运动员机体的恢复并提升运动表现。但是有关减量训练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跑步、游泳以及自行车等项目中,其他项目的研究相对较少。中国女子自由式摔跤在奥运会、世锦赛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均取得过不错的成绩,并且近些年来在国际赛场上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辽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是我国一支竞技水平突出的传统强队,曾培养出了王娇、张凤柳、孙亚楠、周凤等一批优秀的运动员。在天津全运会上,辽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共取得1金2银1铜一个第五的成绩。了解其在赛前减量训练安排的特点对于辽宁女子摔跤队自身以及其它队伍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研究方法:(1)测试法以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备战2017年天津全运会9名重点队员为受试者,其中48kg级2名,53 kg级2名,58kg级1名,63kg级1名,69 kg级2名,75 kg级1名。在减量训练前后分别对所有受试者进行CK、HB、BUN、T、C等血液指标的测试。在训练课结束之后,受试者根据CR-10 RPE量表对自己的主观努力程度进行评估。一节课包括准备活动以及基本训练部分,不包括整理与拉伸放松部分。严格记录每堂课的练习时间,精确到分钟。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课训练负荷=训练课RPE(s RPE)=RPE*训练课的时间日平均强度=日总s RPE/日总训练时间周平均强度=周总s RPE/周总训练时间负荷量=训练时间(2)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Ebsco运动数据"库中检索上检索"赛前训练"、"减量训练"、"训练监控"、"机能评定"、"taper"、"tapering"等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通过查阅和整理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3)跟踪法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以工作人员身份参与了辽宁女子摔跤队2017年天津全运会的备战与参赛的整个过程,了解整个过程的训练安排,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材料支撑。研究结果:(1)辽宁女子摔跤队使用渐进式减量训练的方式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赛前减量训练。在本次减量训练阶段,辽宁女子摔跤队尽可能的保证负荷强度,但是其负荷强度仍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此次减量训练中,周训练总量降低了41%,参考以往的相关研究,该幅度处在较为合理的减量范围之内。在14天的赛前减量训练中,辽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共使训练频率平稳的降低了25%。训练频率减少稍高,但基本保持稳定。(2)辽宁女子摔跤队通过两周的减量训练之后,CK值由原来的277.2±70.0降低到178.7±77.5,降低幅度达到36%。这一方面说明减量训练后运动员的骨骼肌损伤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另一方面,CK值的下降也可能表明减量训练阶段的负荷强度要低于减量训练前。血尿素由6.85±1.08mmol/L降低为5.704±1.3mmol/L,表明减量训练后运动员的机体恢复状况良好。血红蛋白(Hb)值由131.1±6.2g/L增加到133.6±3.7,增加幅度为1.9%,说明运动员的身体能够适应赛前以及减量训练中运动负荷。在减量训练之后,虽然运动员的睾酮与皮质醇的比值上升了15%,但是睾酮与皮质醇水平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进一步观察发现睾酮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结合其它机能指标均处在相对良好的水平状态,可以判断减量训练后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有了较大幅度的恢复。研究结论:辽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在全运会赛前的减量训练基本达到了赛前恢复调整的目的。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形成,本文建议在今后的减量训练中更好的保持负荷强度和训练频率,而更多的以减少负荷量或训练课时间的方法来实现训练负荷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