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中的法律及伦理问题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2009年年会暨全国科技法制建设与产学研合作创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16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性精神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及启蒙时代的主旋律和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正是秉承这样的精神,思想家们开始系统反思弥漫于人类自身的思想蒙昧和精神钳制;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类自我的普遍的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本文则力求在分析与探求器官移植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时很好地结合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既维护“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又尽量保证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增加;既无损人类的高尚情操,又保护人们增加社会福利的动力源泉。正是基于这样的动机与考虑,笔者从质疑传统器官捐献的伦理基础——“利他捐献”为切入点,层层剖析后将“功利主义的道德终极标准体系”——这一评判一切道德、法律或行为优劣与否的终极标准引入器官移植领域,由此得到了理性与合理韵结论:即在器官捐献上较优的制度设计为“政府监控下的高额补偿的有偿捐献”;在对捐献者的意思表示进行推定时,“weak opt-in”系统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选择;在选择潜在受体时要优先选择最有价值的受体,其首要标准为“生命得以挽救”,由此进一步推论“供体和受体间的距离”相对于“等待时间”优先考虑。其后,笔者又结合生命伦理学两大基本原则——知情同意、自主决定论述了器官移植中的多元化原则,即知情、自愿基础上的更多选择性,其中,笔者对“说明”义务在法律中要单章叙述、死亡标准选择权只能由本人行使、心死亡的循环终止前的器官保留必须经当事人同意等提出了独创的、与前人不同的见解。之后,笔者为归避利益驱动伤害器官移植当事人进行了若干制度设计,包括建立非赢利性公利性的组织器官库、设立伦理委员会、严格的程序性要求和回避制度等。最后,笔者独创性地提出通过对传统文化闪光处的理性思考和深部挖掘,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生与死”的观念,借助传统的光辉使得我们在增加人体器官供应和保障基本人权方面找到平衡点。
其他文献
主动创设并渐进形成一个符合“社会生态学”发展规律的大系统,使其有机协调并行,自主创新的创意产业才能从宏大的概念真正步入切实的行动。本文论述了创意产业对自主创新“生态
网络环境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仅要保障信息的安全,还要兼顾对其合理利用的需要。现阶段,基于个人信息本身的特殊性及其收集和利用的特殊环境,导致个人信息财产权未被立法和学理
会议
生命科技的不断发展促使生命法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出现。探讨该领域的问题,必须明确它与传统法律部门之不同,并进一步明确生命法的定义、调整对象、法律地位、特点和原则,从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信心。本文将从消费者知情权的角度对如何完善食品安全立法做一浅显的分析。
为了推动我国人体器官移植事业健康、有序、规范发展,维护人体器官捐献者和广大患者的合法权益,对器官移植工作进行全面立法已迫在眉睫。在分析我国人体器官移植立法的必要性和
会议
NBIC会聚技术是指纳米科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认知科学的协同和融合,它表征着高技术由“外部性技术”向“内部性技术”转向以及在“高度分工”基础上的“高度综合”的两大
会议
现行的活体器官捐献机制主要为亲属间的无偿捐献,这在实践中暴露出许多弊端。为此,我们提出政府监控下高额补偿的活体器官捐献机制。这一制度不仅具有伦理学和经济学上的正当性
本文论述了制定《产学研合作促进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专家建议稿的起草过程、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以及立法需要解决的若干重点问题。
会议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技术创新水平决定了一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世界各国政府都采用相关政策推动本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其中,政府采购是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对促进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科研不端行为的出现,将科研共同体道德生态的不断恶化再度严峻地呈现在国人面前,也引起了学界的热烈探讨。有的学者将科研诚信的丧失归结于客观环境,有的学者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