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来源 :第13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u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结合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及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吞咽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藤岛一郎评价及VFSS得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咽通过时间均缩短(P<0.05).而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的得分及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贴敷结合导尿管球囊扩张术能明显改善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患者吞咽功能,该法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胡希恕先生是有着独特理论体系的经方临床家,达到了将伤寒学与温病学在临证上的融汇贯通,其有关温病方面的阐述主要体现在《温病条辨讲义》一书,对后世温病学概念、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皆有所评述,体现了胡老用六经辨证可以统一寒温的独到见解,他在充分肯定《温病条辨》所新创方证基础上,对后世温病学的评论更多体现在反思与纠偏方面的意义,这对于汤液医家统一辨证体系、回归经典有着许多重大启迪。
会议
君臣佐使是中医处方用药时必须遵循的组方原则,当以药力来界定君臣佐使,药力决定于药性、炮制、用量、用法等多种因素,并非只取决于药性。如何判断方中具体药物的药力大小呢?我国著名中医学家段富津教授提出"药力=药性+用量+配伍+用法"的药力判定公式,并提出用量是用来标识药力的重要观点,对临床处方用药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会议
会议
会议
本文分别通过对普济消毒饮与增损普济消毒饮的组成药物特点的分析,阐明"火郁发之"与"疏调三焦"在治疗上焦头面风火热毒中的意义。通过两方的对比,表明了前贤以内经为指导,对中医治疗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会议
子午流注针法是祖国医学中注重时间因素的古典针法。它的理论与近代以生物钟为基础的时间治疗学有近似之处,实践又证明按时取穴确具独特疗效,对其溯本求源,希望能发掘出当今出版的针灸学所未涉及的或未深入的有关老子针灸的理论和方法,若能加以发掘整理,必将可以丰富现代针灸学的内容促进现代针灸学的发展。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