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化微粒在脂中的润滑性

来源 :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微米级石墨、铜Cu、铝Al、锡Sn于000#脂中进行超细纳米化加工制成纳米级石墨、Cu、Al和Sn的脂,其粒径分别达到40~100、15~50、20~40以及20~50nm.这些含纳米级粒子的脂,用四球机分别对各加工前粒子的脂和其他微米级固体润滑剂(PTFE、MoS2、SiO2)以及常用化学反应型抗磨极压剂(MoDTC、ZDTP和硫化异丁烯)的腊进行系统摩擦特性试验.结果发现:经纳米化了的nm-Cu、nm-Al、nm-Sn和nm-石墨,它们的减摩效果(f∞值)和抗磨性(Dmm)比含微米级的相应脂都有了很大提高.承载能力试验(PB值)中只有纳米Sn比研磨前明显提高(各为970N、700N),然而纳米Cu、Al和石墨与研磨前相比,没有改进.在所有的含微粒的脂中,纳米Sn显现最好综合摩擦特性,其减摩f∞294N=0.083,f∞392N=0.092,f∞490N=0.104;抗磨性D294N=0.31mm,D392N=0.42mm,D490N=0.58mm;承载能力PB=970N,稍逊于化学反应型MoDTC:f∞294N=0.064,f∞392N=0.085,f∞490N=0.11;D294N=0.26mm,D392N=0.29mm,D490N=0.32mm;PB=1200N;而比常用的ZDTP、u级PTFE、u级MoS2、u级石墨要好.纳米Cu、Al的减摩性也很好(Cu:f∞294N=0.087,f∞392N=0.096,f∞490N=0.103;Al:f∞294N=0.073,f∞392N=0.082,f∞490N=0.098),而抗磨性次之,但接近ZDTP,其承载能力(PB值)比ZDTP差.经过电镜TEM分析,认为:微米级Cu、Al、Sn和石墨粉,平均粒径均大于10um,难进入摩擦界面层(约±1um),而纳米粒子十分易进入摩擦界面,因而更能发挥它们的润滑作用.这些微粒润滑剂的摩擦特性同粒子材料的硬度、熔点有关.其中Sn较软,熔点低(232℃),延展性好,所以润滑性最好.Auger能谱分析表明:这些纳米粒子的润滑作用是由于它们在摩擦面上有近10nm厚的沉积层而产生的,基本属于物理贡献.由此它们将可适用于原位摩擦、要求对其它添加剂干扰小或需要高温稳定的工况,也可作为减摩剂对节能起作用.
其他文献
为研究低熔点金属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抗磨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原位表面修饰液相化学还原的方法,制备了硬脂酸修饰Bi纳米微粒,通过XRD,TEM,FT-IR等分析手段对其形貌和结构
会议
本文针对摩擦学状态辩识的规则知识存在不一致、不相容的问题,将能够处理矛盾问题的可拓学引入到摩擦学,以柴油机为对象使用物元来进行规则知识表达,同时利用物元的特性和菱
食品安全是大理的另一张名片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婉转多情的歌声,悠扬动听的葫芦丝,随着电影《五朵金花》的公映也插上翅膀飞遍了全国.广大电影观众不仅记住了美
本文介绍了高速高温重载工况轴承的性能测试实验系统的设计研制.该系统可对反映轴承性能的多项性能指标集成化测试,并可模拟轴承的高速高温重载的工况环境,实现了测试和控制
会议
上海虽是我国最早发展现代工业城市之一,但出现专职润滑技术人员与润滑工的专业队伍却较外地晚些本文介绍上海地区设备润滑专业活动简史,包括。(一)文革时期及以前的润滑工作(
本文,根据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提出润滑技术必需保证机械设备:节能、环保、长寿命.保证的措施是:①用个性化的油品;②采用先进的供油方法--油气润滑;③实行科学的润滑管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开展的集中教育活动,通过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吸取教训、查找漏洞、落实整改措施,取
现代汽车环保要求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汽车发动机燃料性能最优化,燃油燃烧充分,不产生烟炱,从而保证达到排放Nox的欧标排放要求。另一方面是汽车零配件,尤其是易损件的材料无毒无铅
会议
在桐油改性酚醛树脂(TPF)的聚合过程中,添加经过分散的SiO2纳米粒子,制备成复合改性的热固性NIPF经过SETARAMTG-DSC92-16热分析仪测试NTPF的耐热性有明显的提高.将NTPF用于摩
会议
最近一种新的薄板热轧润滑油已研制成功.其主成分为半合成油,加入5-15m%的复合添加剂,是专门设计来解决油水混喷热轧工艺润滑中经常遇到的喷嘴堵塞和热轧油不耐冷却水冲刷,导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