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红山茶MIR3633基因家族的鉴定和进化分析

来源 :2016大理国际茶花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uh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鹃红山茶是山茶属中夏季开花的稀有物种.它为研究环境因子如何调节开花途径的机理提供了一个好的研究平台.我们先前在杜鹃红山茶中开展了深入的调控miRNA的研究,获得了超过27亿条的短序列并预测出了175个调控miRNA.通过同源性比对分析,我们利用植物小RNA数据库的信息对获得的miRNA进行比对,结果鉴定出非常保守的和种属间特异的miRNA基因家族.我们从杜鹃红山茶中发现了一个MIR3633家族的成员,命名为Caz_mir3633_3p.先前认为MIR3633家族是葡萄属所特有,我们的研究表明该家族在葡萄属和山茶属分化之前就已经进化出.我们对Caz_mir3633_3p的前体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它的调控靶基因.结果表明NBS LRR和RNA聚合酶是Caz_mir3633_3p最有可能对他靶位点基因.最后,我们对MIR3633进化的可能途径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在越南和中国约32个山茶属新种的发现促进人们引入许多新的形态特征应用于山茶属分类中.这些特征是山茶属分类学参考术语的必要扩展.本文探讨了上述种种变化并介绍了更新的分类系统.
本文记载并描述了越南金花茶一新种—陈氏金茶花(Camellia ninhii)该新种的若干形态特征表明其在分类上应属于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
描述了山茶属短柱茶组新种锦美山茶(C.chinmeii S.Llee,&T.YA,Yang)新种为灌木或小乔木,花白色无柄,花瓣4~5枚,易脱落;苞萼不分化,4枚,花柱短,6-7mm,基部1/2-2/3连生,先端2-3裂,子房披长柔毛,雄蕊黄色呈放射状向外展开,基部分离;果小有喙或无.与短柱茶组(Paracamellia Sealy)特征近似.有近200棵树龄约100-300年(图1)族群分布于海
本文对目前已发表的40个越南金花茶物种进行了汇总.这些结果是根据作者2003年以来的野外考察,模式标本采集和新近出版的文献而获得.
自从1964以来国际茶花展在蓬特韦德拉省(西班牙西北)的三个城市轮流举办.本文简要总结了茶花展的历史,包括50年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和变化.
本文聚焦于茶树从中国故乡来到欧洲亚速尔群岛之旅.茶树,连同咖啡,棉花,土豆,可口可乐和甘蔗,从社会和社会上改变了世界景观.我们以亚速尔岛为案例来说明.现有研究认为可划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即从1800-1860年/1873年;第二个时期,从1878-1879年以后至今.第一个时期就是学习时期,第二是茶产业转化期.当地农业协会在聘请了两名中国茶业技术人员之后(一名是阿潘(师傅)和阿藤(翻译)),当
本文提供越南五个山茶物种绘图,包括越南抱茎山茶(Camellia krempfii)\ Camellia luongii、同萘Camellia dalatensis、Camellia hirsuta和Camellia sonthaiensis,我在野外采集了样品,作图,标本保存在标本馆里.越南抱茎山茶(Camellia krempfii)的第一个标本是由越南庆和省的M.Krempf采集.随后,19
本文通过对西山公园古山茶进行实地调查,对其健康安全因素进行调查及分析,查明了古山茶生存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衰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古山茶复壮技术及保护措施,期望为后期古山茶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辛特拉佩纳公园的19世纪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100株中有28株活了下来.坐落在辛特拉山顶的佩纳公园,是具有德国血统的王子,后为葡萄牙费迪南二世建造的理想化浪漫公园.国王费迪南二世对辛特拉景观进行了彻底的转换,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1839年,公园在16世纪hieronymite修道院的遗址上建造.佩纳宫公园和宫殿深远、壮丽、独特的建设风格使之成为
系统地总结了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十年培育四季茶花杂交新品种所取得的成绩.通过杜鹃红山茶和常规茶花之间的杂交和多达160 000多花朵的授粉,共获得217个具有四季开花性状的杂交新品种.通过对杂交种的观测和杂交亲本与其杂交种性状的比较,总结了杂交种的5个共同特征,详细讨论了杂交种在开花期、花色、花型、花径、芳香、叶性、生长势以及抗性方面的遗传趋向.另外,也提出了在国内外推广新一代杂交种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