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勖教授治疗疑难杂证经验撷要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国际中医治未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c894784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宗勖教授是福建中医药大学的"五老"之一,著名的针灸学家。不仅精于针灸,在临床实践中亦擅长辨证论治,针药并用。本文从黄老针药并用、内调外治,精于辨证、扶正固本,擅用虫类药物和外治法四个方面进行介绍,体现黄老临床治疗上独到特色,以供后来者学习。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保障功能的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基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的实践,从主体、客体、内容等方面构建多元、互动的社区居家养老社会支持体系.
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中医养生热盛行,爆发市场大量需求,引起商家的追逐与迎合,短时间内大量中医养生类的产品研发上市,在销售与服务之间,在养生理念的传递之间,中医养生的快速发展呈现诸多失衡因素,导致"失衡"之症.亚健康的蔓延,人们的需求日益剧增,一时又找不到那么多懂养生的人才来满足的养生需求,这个时候,市场的供与需已大大地失衡了,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与客户满意度已不能匹配;师资的极度缺乏,所教专业与养生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确定"未病"的概念,调查和研究临床中常见未病与体质的关系,扩展中医辨证论治的范畴。方法选择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的健康体检者523例,观察体检时出现的异常项目与其体质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临床中常见未病的检出情况与体质类型相关,将体质概念引入治未病理论,可改变临床中大量疾病早期无证可辨的局面,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
孟景春教授,现已95岁高龄,依然身体健康。他自幼父母双亡,孤苦伶仃,生活艰辛,实属先天僝弱,后天失调。但他坦然面对,克服困难,顽强生活。坚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重视调理胃气,主食粗细结合,配菜荤素搭配,并根据自身体质,适当服用膏方与成药,以增强体质,防止病邪入侵。常施按摩,创制了一套适合自身体质特点的"孟氏按摩操",坚持每天练习一遍。老有所为,退休后继续门诊治病。笔耕不辍,将自己的医疗经验、养生方
中医"治未病"蕴涵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是人类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之气的盛衰直接关系着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未病先防,保养脾胃;既病防变,调补脾胃;瘥后防复,顾护脾胃。因此,摄生防病当以脾胃为先。调理脾胃应当以顺应四时、起居有时、饮食有节、淡泊情志、劳逸适中为主。
夏季养生体现了中医"因时养生"的理念,"春夏养阳"是夏季养生的核心思想。现代人应效法自然,顺应天地四时阴阳变化,以达到养生防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在笔者前文中提出伏风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在运气学说的框架下从五脏伏风入手,以多层五行理论整合癫痫的急性期和缓解期五脏关系,阐释各证型病机、详列方药治则,以五脏伏风为理论核心把癫痫的中医辨证论治归纳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结合运气学说指导癫痫的预防,以深化、完善伏风理论,为同道辨证论治癫痫参考。
运气学说是因时制宜的辨证论治,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遍的中医学规律与病人个体的完美结合的应用典范。本文总结了汪受传教授通过结合整体辨证,参详运气之不同,治疗小儿不明原因发热的经验。汪教授通过运气学说的应用丰富了中医儿科辨证治疗的手段,保证了疗效和医疗安全,为古中医学说的实际应用和中医儿科辨证论治的完善和发展做出贡献。
因生活、工作方式不同,慢性累积性腰肌劳损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由于不重视及未予以早期干预,致使腰肌劳损患者进一步恶化而发展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推行IMM(社区-综合医院治未病管理)模式,对腰肌劳损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延缓其进一步发展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一种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且临床上往往没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的症状。西医方面主要用传统的PPI疗法,治疗往往不够彻底,且复发率较高。这些都给医者的诊治带来不小的困难。南京市中医院金小晶教授有多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经验,对GERC也有独到的认识,他从中医角度论治,抓住病人的饮食习惯特点,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虚寒内生,寒阻气逆,治疗上采用温中调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