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涟漪图谱

来源 :第三届中国防灾减灾之路学术研讨会: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暨平安京津冀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6年唐山地震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过去的研究多侧重于唐山地震灾区,涉及影响全国的内容十分简略,主要因为调查此项工作的成本太高.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开始编纂地方志,目前已经全部出齐,而且相当多的地方志在互联网上就能查阅到,若缺少时,也有办法从国家图书馆中查阅.这就为重新调查唐山地震社会反映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完成此项工作,需要查阅大约10000本地方志.实际上,此项工作从1990年就开始了,当时查阅了2000本地方志.最近几年又重新开始,已取得了部分成果.如:(1)1979年公布的唐山地震死亡人数为24.2万人,但各市、县死亡多少人并不清楚,不能勾画出一幅地震死亡的地图.(2)有一种说法:唐山地震后有4亿人居住在防震棚,此话是否确实?有何依据?很多地区离唐山很远,并没有感知到地震,是什么因素惊扰了他们?(3)有多少地区派出医疗队到唐山地震灾区抗震救灾?(4)10万震区重伤员后送到各省,怎么分布的?治疗效果如何?这对于大批居民居住防震棚起到什么作用?等10多个问题.每个成果的表现形式是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图上标出要素,构成涟漪地图,并附上原始记录和参考文献.
其他文献
通过对唐山市中心城区范围内既有建筑的逐栋普查,基于ARCGIS平台,建立既有建筑数据库,采用快速的震害预测方法,研究唐山市中心城区既有建筑的地震易损性,从而为唐山市城市建
工程场地地震危险除了受活动断裂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等因素控制外,还受工程场地条件的明显影响.所谓工程场地条件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断层、建筑场地类别、
1800年以来,新疆及其邻区M≥7强震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和有序性,其主要有序值为30a×k(k=1,2,3)、11~12a、41~43a、18~19a与5~6a等.利用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将
会议
自1300年以来的715年间,中国大陆及其邻区共发生M≥8大震25次,呈现出显著的可公度性与自组织有序性.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尼泊尔大震与中国大陆西部8级大震关系非常密切.1902-20
会议
在中国大陆相对完整的历史地震记录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有序性方法研究,提出对京津冀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的估计:由于20世纪下半叶唐山大地震等已可对应1718年甘肃通渭等大地震,故
亲身经历邢台、海城、唐山三个大地震的生死考验.目睹了地震造成的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的惨状,深感责任重大.周恩来总理先后三次视察灾区,给予灾区人民极大鼓舞.遵循周恩来总
本文回忆1966年邢台地震考察队分析组在地震现场经历7.2级大震和三次6级以上强烈地震等这段难忘岁月中刻骨铭心的诸多经历,及浅谈对我国地震预报及抗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影响.包
会议
本文归纳创造救生奇迹的启示是要珍爱生命,要有信心,不要放弃生命;要激发智慧,要沉着冷静,不要盲目冲动;要把握机遇,要扩大机遇,不要消极等待;要坚持不懈,要锲而不舍,不要放
本文讲述了当年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总指挥迟浩田将军与被救的幸存者15年后再次见面的情景,反映了人民军队与人民水乳交融的鱼水情谊,再现了我军高级将领的人民情怀,展示了
本文首先介绍了唐山地震的漏报情况,指出了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工作内容,大地震后由于唐山市遭到毁灭性破坏,一切活动都转移到唐山机场进行。10月的一天机场跑道边用杉杆搭起了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