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致病性产ESBL沙门氏菌与小鼠肠道内共栖大肠杆菌间质粒水平转移的分子机制

来源 :2016全国兽医学博士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vi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哺乳动物肠道内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菌群,这些微生物菌群可通过质粒水平转移的方式与入侵微生物之间进行基因交换,导致超级毒力或耐药菌株出现,但至今其转移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我们首先利用携带TP质粒的动物源致病性产ESBL沙门氏菌建立小鼠肠道炎症模型,使每克肠道内容物的肠杆菌数量大于108 CFU.在此基础上,检测TP质粒是否在沙门氏菌与肠道固有大肠杆菌之间转移,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其水平转移的机制.结果 表明,在肠道炎症状态下,外来的沙门氏菌和肠道固有大肠杆菌均大量增殖,每克肠道内容的含量均大于108CFU;随机选取的10株大肠杆菌中有4株(40%)接受了TP质粒;在分析TP质粒结构基础上,利用生物信息学结合基因敲除技术,发现肠道固有大肠杆菌接受外来质粒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利益驱动"--大肠菌素.因此,本研究不仅成功建立了质粒在肠杆菌间水平转移的动物模型,而且找到了其转移的核心贡献因素--大肠菌素.
其他文献
怀孕母畜的流产是布鲁菌侵染宿主后引发的一种重要并发症,滋养层细胞是布鲁菌侵染的一个靶细胞,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是与滋养层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接触的细胞。研究证实布鲁菌在宿主细胞内的侵染、增殖与内质网密切相关。然而,内质网应激在布鲁菌侵染怀孕母畜子宫并引起怀孕母畜的流产中的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本研究我们利用猪布鲁菌S2株体外侵染山羊滋养层细胞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利用内质网应激通路相关的各种抑制剂,基因的
会议
副结核分支杆菌(Map)能够引起家畜和野生反刍动物的Johnes病,也有可能引起人的克罗恩氏病.本研究通过ELISA的方法检测了山东地区19个奶牛场的Map的抗体情况,并从Map抗体阳性率最高的奶牛场中进行Map的分离鉴定.结果 显示,1038份血清中,有121 (11.7%)份血清呈阳性;19个奶牛场中,11 (57.9%)个牛场呈阳性;肠系膜淋巴结的组织病理学病变明显,但是在回肠没有明显病理学
会议
哺乳动物(人)妊娠期弓形虫感染率明显上升,常引发流产、死胎及胎儿先天感染。妊娠期性激素水平变化可能是诱发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以妊娠期变化大、活性强的雌二醇为研究对象。发现雌二醇能够增强弓形虫(Pru株)对小鼠的致病性,且雌鼠较雄鼠更易感。同时,弓形虫对雌二醇处理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有更高的侵染性,而雌二醇受体拮抗剂可以弱化这一现象,说明宿主性激素受体激活是弓形虫致病性变化的一大诱因。生物信息学
会议
中东呼吸综合征是由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引起的一种高致病性、急性下呼吸道传染病。自2012年9月以来,MERS-CoV感染病例仍不断增多,病死率较高,并且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药物,已经引起全球的广泛重视和担忧。本研究建立了构建三种MERS-CoV DNA疫苗,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评价和比较,成功筛选出一种在小鼠模型中免疫效果最佳的MERS-CoV DNA疫苗;此外,建立了实时荧光定
会议
兔球虫病严重危害养兔业的发展,病原为艾美耳属球虫。兔球虫生活史复杂,需在宿主消化系统内进行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并在此过程中,递呈大量抗原至黏膜免疫系统,激发宿主产生强大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因此,兔球虫具有作为载体将外源蛋白运送至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巨大优势。本研究基于转基因鸡球虫的操作平台,构建了一株共表达双报告基因(黄、红荧光蛋白)的转基因大型艾美耳球虫。利用药物筛选结合流式细胞分选的双筛选策略,获
会议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绵羊和山羊中广泛流行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致病菌是绵羊肺炎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相比于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绵羊肺炎支原体人工培养困难,且不能连续传代,因而限制了分离培养法和血清学方法在检测中的应用.本文在完成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PG3株及绵羊肺炎支原体内蒙古分离株NM2010全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借助软件和数据库对两种支原体代谢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两种支原体主要
会议
狂犬病毒是一种囊膜RNA病毒,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人和哺乳动物致命性的脑脊髓炎。现有研究表明囊膜病毒颗粒从感染的细胞中出芽释放时会携带许多可能在病毒的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宿主蛋白。尽管先前已报道某些宿主蛋白可掺入到狂犬病病毒颗粒上,但还没有系统地鉴定狂犬病病毒颗粒上的蛋白质组。为了理解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在病毒培养和蔗糖密度梯度超离心纯化的基础上,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
会议
目的 ;调查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尚未报道过的西藏和东北地区蝙蝠携带冠状病毒的情况.方法:通过RT-PCR方法筛查蝙蝠组织样品,获得冠状病毒的阳性率,扩增其部分或全长基因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并分析其生态学分布.结果:在吉林省、辽宁省、云南省、广东省和西藏自治区共采集8种蝙蝠951只,RT-PCR检测发现50份肠道组织显示为阳性,阳性率为5.3%.基于部分RNA聚合酶(RdRP)基因序
会议
机体调节肠道上皮屏障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我们的研究发现,AIM2能够促进肠道屏障的完整,从而抵抗细菌的感染.AIM2缺失小鼠表现出沙门氏菌菌粘膜感染易感,而对沙门氏菌的系统感染并无差异,这说明AIM2在胃肠道中起到了保护作用.在沙门氏菌诱导的肠炎模型中,同野生型小鼠相比,AIM2基因缺失小鼠表现为更严重的体重减轻,肠上皮损伤,以及肠道炎症.对肠道上皮细胞的更新情况进行检测,发现在未接受刺激时,肠上
会议
嗜水气单胞菌是引起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主要病原,其毒力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为探讨生态因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生长和毒力的影响,本研究调查了该菌与四膜虫的互作,并利用选择性捕获转录技术(SCOTS)结合Southern杂交,鉴定出嗜水气单胞菌NJ-35在四膜虫捕食压力下115个表达上调的基因,其中包括Ⅵ型分泌系统(T6SS)效应分子溶血素共调节蛋白(Hcp).进一步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Hcp蛋白编码基因分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