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后内皮细胞合成血管生成素2及血管内皮钙粘蛋白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10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_end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使用细胞外热休克蛋白70(eHSP70)刺激内皮细胞模拟创伤,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后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素2(Ang-2)及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变化的影响,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吸入高浓度氢气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 大鼠75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4-VO)建立全脑I/R 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 组,即假手术组(SH组)(n=15),模型组(4-VO组)(再灌注同时吸入67%N2,33%O2,n=30),治疗组(4-VO+H2 组)(再灌注同时吸入67%H2,33%O2,n=30).
会议
目的 探讨WIN55,212-2 药物性低温在心肺复苏后减轻脑损伤的机制.方法 健康SD 大鼠经食道直流电刺激建立心脏骤停模型.成功诱导后5 min 行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的大鼠存活30分钟后,随机分为三组(n=10/组):WIN55,212-2 组(W group,WIN55,212-2,1 mg/kg/h)、常温对照组:等体积的5%DMSO+37℃(NT group)、WIN55,212-2
会议
目的 探讨头颅CT 临床分度,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以及分析CT 值在HIE 诊断中的意义,对HIE 预后早期评估价值.
会议
目的 探究床旁重症超声技术对于颅脑创伤,脑出血,脑梗死等急性脑损伤病人颅内高压,脑血流异常,颅内再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针对2013 年5 月至2015 年12 月间,因颅脑创伤,脑出血,脑梗死原因入住唐都医院神经外科ICU 的急性脑损伤患者,常规每日行床旁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记录颅内各组织形态,测量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脑血流频谱,得到各条动脉血流峰值流速,谷值流速,平均流速,搏动指数.
会议
目的 探讨乳酸清除率和血糖水平对脑复苏临床预后的评估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入住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ICU 及湘南学院附属医院ICU 的脑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入院时进行MAP、CVP、PO2/FiO2 测量,GCSP 评分,检测血超敏CRP、Scr、TnT-I、BNP、PT、D-dimer,24小时内不同时间点的动脉血乳酸值及
会议
目的 探讨创伤早期细胞因子与激素水平变化与患者创伤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s,ISS)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ic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的相关性,从而为创伤后早期免疫干预治疗提供进一步的依据.
会议
目的 描述近6 年上海长征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创伤性颈髓损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本研究纳入从2009 年10 月至2015 年3 月间上海长征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所统计的一般流行病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病因、损伤节段、损伤严重程度(ASIA 分级)、并发症.
会议
目的 探讨复合性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病例取自我院2000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82 例复合性创伤后发生MODS 患者.按转归分为存活组(65 例)和病死组(17 例),先后对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包括①基本情况指标:包含性别、年龄、转归、MODS 原发病因、发生功能衰竭的器官数目.②入院后24 h 内临床指标:生命体征、入院 后24h 尿量;血常规;血
会议
目的 探讨长时程亚低温疗法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收集2014 年1 月至2015 年8 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58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2 例)和常温组(26 例).
会议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指标的变化,并探讨亚低温治疗对脑外伤患者PCT、IL-6 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中心观察研究方法,采集2012 年10 月-2015 年12 月收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评分3~8 分)40 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亚低温(33~35℃)和常温处理,余治疗原则保证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