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下调NF-κB信号通路改善坐骨神经结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mc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征,创伤、压迫、感染、神经毒素和肿瘤均可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许多已知的止痛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中效果不佳。本实验旨在观察姜黄素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CCI+生理盐水组、假手术+姜黄素组以及CCI+姜黄素组。在预计时间点测定每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及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术后第14天时取各组大鼠脊髓行RT-PCR、WB检查了解NF-κB的表达,ELISA检查了解TNF-α以及IL-1β等炎症指标的变化。
其他文献
Aim:Dexamethasone induced osteoblasts apoptosis is a major characteristic in the pathogenesis of 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However,molecular mechanisms linking dexamethasones to osteoblasts
目的 比较传统钛板联合融合器、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及锁定式颈椎间融合器(MC+)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这三种ACDF术后患者颈椎功能改善情况等。探讨三种术式的早期临床疗效。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miR-381 in OS. Materials and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stry or in-situ hybridization (ISH)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miR-381 or LRRC4 status. MiR-381 mim
目的:骨巨细胞瘤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 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原发骨肿瘤.尽管被定义为良性肿瘤,脊柱骨巨细胞瘤往往表现出极强的侵袭能力,而溶骨性骨破坏和高复发率是其最为显著的临床特征.外科手术彻底切除肿瘤病灶是脊柱骨巨细胞瘤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对于采取分块切除还是en bloc切除方式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多种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实践,但其具体疗效有待进一步确认.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该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116例胸腰椎OVCFs患者资料(胸腰椎OVCFs组),选取102例骨质疏松症非骨折患者作为单纯骨质疏松对照组(单纯OP组),46例骨量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骨量正常对照组(骨量正常组)。统计胸腰椎OVCFs组骨折椎体分布,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测量各组矢状位参数:胸椎后凸角(TK)、
目的 探讨后路固定+前路胸腔镜辅助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8例胸椎结核患者,均行后路固定+前路胸腔镜辅助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男5例,女3例;年龄45岁-68岁,平均65.54岁;病变节段:胸7/8 3例,胸5/6 3例,胸8/9 2例,神经功能受损4例,ASIA分级C级1例,D级3例.观察指标为胸背部疼痛、术中出血、血沉变
髋臼旁小体os acetabuli通常认为是未融合的次级骨化中心,在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也可见到,常被认为是应力集中导致的髋臼边缘骨折.在我们的临床病例中,髋臼股骨撞击(FAI)患者并发髋臼旁小体的几率较高,然而其与盂唇损伤的联系尚不清楚. 目的:评估FAI患者骨盆前后位X线片出现髋臼小体和术中盂唇损伤的关联度,分析关节镜下髋臼边缘成型和盂唇修复手术的短期疗效. 方法:回顾我科2015.1-201
目的:对1例脊髓型颈椎病合并痉挛性脑瘫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报道。 方法:我科于2015年收治一名脊髓型颈椎病合并痉挛性脑瘫患者,对其行颈椎前路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前为患者行心理干预,颈椎手术的常规准备:包括术前禁食水、气管推移训练、床上大小便训练、有效咳嗽咳痰训练。术后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中流量吸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切口敷料、引流情况;行雾化吸入,缓解患者口干、咽痛等症状;由于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形成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3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愈合患者,13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A组),18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利用Cre-Loxp系统首先在软骨细胞(特异表达Col2α1)特异性敲除AMPKα1,观察对小鼠长骨发育情况和对骨关节炎影响 方法: 通过软骨细胞特异性Cre转基因小鼠(Col2α1-Cre)和AMPKα1条件打靶小鼠(AMPKα1fl/fl )交配,获得了在软骨细胞中特异性AMPKα1基因敲除小鼠、Col2α1-Cre; AMPKα1fl/fl. PCR鉴定小鼠,取新生小鼠肋骨进行细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