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对鱼类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理

来源 :第十届全国水产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u_al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简称MC)对鱼类毒性效应及影响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综述了MC对鱼类的毒性效应、MC构象和毒性的关系、进入鱼体的途径以及可能存在的两种毒性机制等,并对MC毒性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了展望.对国内外大量的MC毒理研究的比较发现,MC进入鱼体的途径可能有多条,但主要是通过消化道的吸收.MC可能通过2条通路来表现其毒性影响,即通过氧化胁迫产生过多的活性氧(ROS)对蛋白磷酸酶起到第二信使作用,或者与其产生的ROS共同对蛋白磷酸酶起到抑制作用.MC对鱼类的氧化胁迫机制涉及到特异性抗氧化和内源性抗氧化两方面,这方面的研究将为预防和治疗MC的毒性作用提供可能.
其他文献
  在21个200L圆形流水水槽中各放养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初始体重为(1.73±0.01)g,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投喂棕榈油(P)与新鲜鱼油(F)或氧化鱼油(oF)不同比例混合
会议
  取脱膜4d的长薄鳅仔鱼进行开口试验,分别喂以卤虫、枝角类、蛋黄、光合细菌等不同组合的饵料28d.结果表明,1)投喂不同饵料对长薄鳅仔鱼生长具有显著影响(P<0.05),枝角类+
会议
稳定市场物价,对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加强了“保供稳价”工作。(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g/kg、0.5g/kg、1.0g/kg、1.5g/kg、2.0g/kg、2.5g/kg的云芝多糖,饲喂(100±10)g奥尼罗非鱼,在投喂前(第0天)和投喂后第7、14、21、28天采样测定血清溶菌
会议
2001年,《花木盆景》杂志将顺应读者意愿,再上新的台阶,由月刊改为半月刊,上半月出版花卉园艺版,下半月出版盆景赏石版。此次改版举措,得到了全国各地读者、作者、通讯员朋友
  研究了甲氧苄氨嘧啶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健康大菱鲆口服剂量为100mg/kg鱼体重的甲氧苄氨嘧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在大菱鲆肌肉、血液、肾脏、肝脏浓度变
会议
  将黄芪、大黄、甘草和黄芩等比例组成复方,用含1%(质量分数)的复方中草药水提取物饵料以连续投喂和间断性投喂两种方式饲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试验分组如
会议
  介绍了实验室养殖条件下对稀有约鲫所产粘性卵的化学脱粘方法.使用4种溶液:(1)1.5% Na2SO3;(2)1.5% Na2SO3 +0.2%木瓜酶;(3)1.5%L-半胱氨酸-HCL+0.2%木瓜酶;(4)1.0% Na2SO3 +0.5% L-
会议
  以全鱼粉(A)组配合饲料为对照组,试验饲料B、C、D、E和F组中分别用3%、6%、9%、12%、12%的玉米蛋白粉相应替代对照饲料中11.1%、22.2%、33.3%、44.4%、44.4%鱼粉,F组中另添加了0.1%
会议
昔日浑身是刺的仙人掌,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并没有奇特的长相,然而却有着丰富的内含。近年来经研究发现,仙人掌不仅可以食用和作饲料,而且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它的肉质茎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