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造成地表生态环境变化的遥感技术监测

来源 :2016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yedi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基础建设往往包含了很多山坡下的进行的地下工程,比如隧道和涵洞。这些地下岩土工程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地表生态,作为生态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受到了市政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传统的依赖于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的监测手段耗时费力,并且实时应急性差。为了更加方便、快捷和有效地对于施工中不同阶段地下岩土工程对于地表植被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时序光学遥感影像数据反演植被指数和叶面积指数等植被参数,进行大面积地表生态环境监测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获得大面积、高密度的地面监测数据,对于重点区域能够进行历史数据分析,从而建立工程各个阶段的地表生态指数基本线。
其他文献
  地震应急灾情是震后减灾决策的基础和关键,具有实时性要求高、获取困难等特点。震后灾情的快速“盲估”是常用灾情获取方法之一,但在准确性和实时性方面均与实际需求存在一
  数字高程模型是地学研究分析中基础据,在 数字高程模型是地学研究分析中基础据,在 数字高程模型是地学研究分析中基础据,在 数字高程模型是地学研究分析中基础据,在 数字高程
会议
  为了最大限度的维护空间数据的现势性,提高空间数据的更新频率,增量式动态更新成为了空间数据更新的主要方式,其基本思想是综合利用各个来源的现势数据进行变化信息探测并将
会议
  国际开放地理空间联盟(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OGC)于2014年4月成立了全球离散格网标准工作组(Discrete Global Grid Systems Standards Working Group,DGGS SWG),
  本文首先从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大数据的基本特征,描述了大数据可视分析框架;基于此认为交通数据属于大数据研究的范畴之中,并对交通大数据的基本构成、获取方式、数据
  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地缘环境比较严峻,该现状呼吁地缘环境分析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这对于脱胎于地理学的GIS 来说是一次机遇和挑战.此处针对日益增加的地缘环境分析模型(简
会议
  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具有反映夜间人类活动的能力,并被广泛的应用于人口、GDP等社会经济指标估算,城市区域提取等领域.作者在长期科研实践中,致力于将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用于研究
会议
  剖析构建基于地理本体的多尺度空间数据模型为解决多尺度表达问题提供新思路,也是对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集成管理的有益探索。本文针对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特点,梳理空间特征
  为了解决车辆的越野路径规划问题,分析了影响车辆越野通行的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采用六角格网为基础格网量化地形的数据模型,研究了六角格网的空间数据结构以及六角格网属
  城市医疗设施是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布局不仅能够方便患者就医,而且能够提高城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传统的资源人口比值法和卫生公平性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