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表面降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全国第八次临床麻醉知识更新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ch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目的:研究兔脑表面持续滴注低温生理盐水对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研究方法:取6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6只.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制作: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同时从股动脉抽血,使脑组织维持低血压低灌流急性缺血状态1h,然后松开双侧血管夹,并将抽出的动脉血从股动脉回输,使血压恢复至缺血前水平并维持3h.   研究结果:(1)在室温下,4℃低温生理盐水滴注在脑表面时的温度为(10.4±1.6)℃,以3ml/min的速度行脑表面滴注可使B、C两组兔的第三脑室温度分别经(32.4±1.3)min和(41.5±1.2)min降到33.0℃;(2)B、C两组脑皮质和白质水含量、EB含量均低于A组(P<0.05);A组脑皮质和白质水含量、EB含量高于D组(P<0.01);各组内皮质和白质的水含量、EB含量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B、C两组电镜观察结果优于A组.   研究结论:在兔脑表面滴注低温生理盐水是一种简便、可行和有效的降低脑温的方法,对损伤后的血脑屏障有一定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民众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我国工矿企业多年来采取粗犷型生产方式,致使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本文对民众居住环境污染防范进行了探讨。
分析脑梗塞再发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对72例再发性脑梗塞患者和245例初发脑梗塞患者的主要相关疾病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再发性脑梗塞患者伴高血压率明显高于初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填埋已进入了高峰期,全国现已有720亿吨垃圾包围着大中小城市和乡镇,形成了"垃圾包围城市"的势态,是世界上垃圾包袱最重的国家.全国垃圾填埋场普遍发生渗漏,
用粉砂、粉质粘土、粉土为材料,研究不同岩性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NH4+-N的吸附作用.同时对粉砂、粉质粘土、粉土吸附NH4+-N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岩性吸附
以32 例梗阻性黄疸病人为研究对象,30 例无黄疸的胆囊结石病人作为对照,观察梗阻性黄疸病人外周血补体、免疫球蛋白、T 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及胆红素、胆汁酸、内毒素的变
对大鼠釉原蛋白(AM)成熟肽基因进行克隆,为AM进一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检测以及AM的纯化、功能研究和未来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用RT-PCR的方法克隆大鼠AM的基因片段,用琼脂糖凝
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120 例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构型,探讨左室重构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及意义.结果发现左室重构与年龄、病程有关.正常构型、向心型重构、向心性肥厚、离心性肥
为探讨慢性肾衰患者不同透析膜透析时氧自由基的氧化损伤,对维持性血透病人使用铜仿膜、聚砜膜及血仿膜透析,分别检测透析前、后血浆和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 L P O) 、超氧化
围术期规范化呼吸功能监测是麻醉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保障手术病人的安全,加强围术期病人通气、氧合和呼吸功能的规范化监测与管理至关重要.呼吸功能是人体生命功能之一,呼
会议
椎管内麻醉,在我国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硬膜外麻醉,已经普及到基层乡、镇卫生院.由于这种麻醉方法本身存在对生理的干扰,更因为部分业内人士对椎管内麻醉的认识上还存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