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损耗促进冲动决策:来自行为和ERPs的证据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江苏省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控制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是近期自我控制和决策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往研究探讨了自我控制对风险决策的影响,但目前尚缺乏研究考察自我控制与冲动决策的关系。为此,该研究以自我控制资源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行为实验和ERPs 技术考察自我损耗对冲动决策的影响。实验一采用Stroop 任务操纵自我控制资源并采用延迟折扣任务考察被试的决策冲动性,实验二采用同样的实验任务并同时采用ERPs 技术记录高、低损耗者在随后决策任务中的脑电成分。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心境、特质自我控制水平以及风险偏好等无关变量后,高损耗者比低损耗者在延迟折扣任务上的折扣程度更大。脑电结果表明,无论延迟金额大小,低损耗者在左侧额区诱发的N1 波幅显著大于高损耗者;低损耗者在高延迟折扣金额条件下CPz 处诱发的P200 波幅显著小于高损耗者。该研究证实了自我损耗的确促进冲动决策的发生,其神经机制主要在于在决策早期的信息加工中,高自我损耗者对备选项的注意以及对冲突的识别能力显著低于低自我损耗者,从而使他们没有进行深思熟虑就冲动地做出决策。
其他文献
研究发现,在视觉搜索任务中,如果相同的场景布局重复出现并且目标的位置不变时,被试将会以内隐的方式习得这种结构性信息, 并会易化随后的视觉搜索过程。这种由于场景重复出现所导致的目标搜索效率提高的现象被定义为情景线索效应(Contextual Cueing Effect)。为了探讨情景线索效应的加工机制,研究者们通常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变化场景中的刺激项目个数,并拟合反应时和刺激项目之间的函数以获得不同场
鲜活性(Vividness)是指我们能更多地记得知觉到或感觉到的细节信息,人们在回忆时,貌似事情就发生在眼前(Brown,Kulik,1977)。情绪记忆的鲜活性能引导我们的行为,对于不确信的记忆,在行动之前我们会花较多时间来搜索线索,而情绪记忆的鲜活性使我们能较快地做出决策。
已有研究利用词-人脸Stroop 范式或Eriksen 情绪分心任务考察了情绪冲突的脑机制。在这些研究中,情绪词和人脸构成了情绪冲突。这些实验操作试图在实验室构造纯粹的情绪冲突,但却缺乏生态效度。实际上,某个人表达某种情绪表情,通常在他或她听到或看到某种令人高兴或不高兴的事。因此,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刺激,描述日常生活情景的情绪语句,而不是情绪词,来作为情绪人脸的分心刺激。我们预期,这种背景语句引起
目的:修订适合中国被试样本的罗德岛大学改变评估量表,为探讨中国大学生治疗动机的改变评估提供科学有效的测量工具。方法:返回翻译罗德岛大学改变评估量表,对50名首都师范大学学生进行预施测;将结合预施测反馈和再次更改校对确定的《罗德岛大学改变评估量表》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各年级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800人中进行正式施测,对结果进行
他族效应指的是人们识别与再认本族人面孔的成绩显著好于识别其他不熟悉的他族面孔。对于他族效应,研究者一般认为是对本族和他族的不同经验导致的。人们对本族面孔有大量的经验,因此对本族面孔有较好的识别。
近些年来,国内外对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gnitive Diagnostic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CD-CAT)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均是以定长(fixed-length)CAT的形式作为其终止规则。定长CAT由于固定了测验长度,施测较为方便,但对不同的被试会有不同的测量精度。一个更加精确的做法是,应该使得CAT 测验对每个被试的测量精度相同,这也正是
目的:(1)对台湾应用广泛的职业成熟度问卷进行修订,为大陆地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量提供工具;(2)调查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方法:采用台湾学者孙仲山的职业成熟度问卷对大陆地区62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模型修正使得修订后的问卷具有了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量工具;(2)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总体水平不高。职业选择、职业认知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
苏联心理学是世界心理学的强国之一,它以其鲜明的特色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由于苏联的国情与我国的国情大体相近,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以马列主义作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所以苏联模式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积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1)苏联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和理论心理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建设曾经发挥过积极示范作用。(2)苏联心理
随着人类迈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大众媒介尤其是网络、智能手机等新媒介已成为人们娱乐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媒介对个体的影响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迄今为此,大量的研究文献主要聚焦的是暴力媒介对个体的消极影响.从电影到电视,再到网络游戏,视听兼备的影像媒介一次次成为暴力媒介研究的焦点.大量的研究都已经证明暴力媒介(尤其是暴力电子游戏)会增加攻击性认知、情感和行为,并减少亲社会行为.然而,这些相关研究遵
目的:性别二态线索即男性化—女性化,是影响面孔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尝试在中国“女性化”和“长期取向”的文化背景下,探究不同吸引力水平下性别二态线索对面孔偏好的影响。方法:以62 名在大学生(男生28 名,女生34 名)为被试,使用眼动追踪技术探究被试观看成对出现的面孔图片(男性化和双性化的男性面孔,或女性化和双性化的女性面孔)的过程,并要求被试选择哪个面孔更有吸引力。结果:(1)在高吸引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