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史寓志於詩對元人王逢《梧溪集》的一些考察(初稿)

来源 :中国传统文化与元代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jt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先提「叙史的角度,从《梧溪集》诗作(以「序」、「引」为主)中选出「妇女」、「夫妇节行」、「孝行」、「义行」、「宋元遗事」、「张士诚统治」、「朱元璋统治」及「其他」等八项多与「志节」相关的叙史内容,叙史的时间则涵盖五代、金、宋、元、明(初)。当然,这些项目并非截然分裂(或者也不仅这些项目),且其性质多有重叠之处,然而共同的基调即是对「志节」的肯定。志即者,忠孝节义之事皆履之,正如王逢自称「诗旌忠孝节义鬼」。且由「志节」所贯串的历史,不是朝代的断裂,而是观念价值——忠孝节义——的延绩,希望能为后世所知。
其他文献
  我国有15亿亩的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东北是我国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土壤碱化及植被退化严重,治理难度大、时间长、见效慢。本研究围绕东北苏打盐碱地大规
会议
  在《全元文》作者中,出身于进士的,就有200多人(暂且不计乡贡)。编撰者于各进士小传之写作,颇见功力,读后有不少的启发,获益实非浅浅。唯有关元代科举进士的传记资料
会议
  作为元代颇有影响的理学家与教育家,胡炳文代表了当时一般知识分子的命运;而且,其所生活的地域是文化非常发达的具有代表性的徽州婺源地区,这一地区不仅是朱熹学术
会议
  本文对元刊本《至正條格》残卷的流传原委,书册的编辑体制,有关《大元通制》的部分内容,《至正條格》名称的由来等内容进行了简述。
会议
  本文以蒙元文人流传至今的诗文书画等作品为主要依据探讨了以历代思想流派(含宗教)的理论为依据的仕隐心态;探索仕隐真假的鉴别(理论)依据以及依据由谁而定。  
会议
  《古今韵会举要》之撰着,说法不一,或以为昭武黄公绍为正千百年来韵书之失,推阐古今韵书之沿革,着《古今韵会》(简称《韵会》)一书,由于其书所引材料丰富而有榛芜之
会议
  前辈学者虽然对某一种或几种元代道教史籍的学术价值早就有所阐发,但作为一个整体,元代道教史籍的学术地位一直少有学人关注。笔者以为,元代道教史籍在整个道教史
会议
  本文分析了作为文化史史料的笔记文学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介绍了杨璃《山居新话》的传记资料,以及他的其他具有影响力的著作。
会议
  本文从译者及其真伪、早期流传情况、产生时代等方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地藏菩萨本愿经》进行了新的孜察。认为:无论从出土文献还是传世文献、无论从僧人撰
会议
  字义的解释丰富是《古今韵会举要》的重要特点,本文拟欲以这一点为中心,研讨字释丰富的具体内容以表明这部书的编纂目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