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黑龙江省马铃薯种薯质量初探

来源 :2005全国马铃薯产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高寒地区,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毒传播媒介少,具有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条件,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之一.年均马铃薯种植面积约40万hm2,单产15t/hm2,总产600万t左右.近年来,随着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种薯退化、品种混杂的弊病,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应用脱毒种薯生产比未应用脱毒种薯增产30﹪~50﹪,生产效益显著.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发展省域经济,带动农民致富的重点产业.但从全国来看,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面积一直徘徊在第4~5位,单产水平则居全国的第13位,略高于全国平均单产(14t/hm2).近年来云南、甘肃、贵州、内蒙古等西部省份,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的特点,马铃薯产业已经成为发展省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无论在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产量及加工企业实力等,其发展速度都是非常迅速的.因此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必须居安思危,在马铃薯种植面积、品种、加工企业布局等方面要有统筹规划,特别是要高度重视马铃薯种薯生产,只有具备高质量的专用品种,必要的种薯质量检测体系及管理制度,灌排系统配套的种薯繁育基地,完备的繁育推广体系,配套的市场运作机制,马铃薯产业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提高黑龙江省马铃薯种薯质量初探.
其他文献
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地块边界点的地理坐标数据都是通过DGPS测量的。本文利用MapObjects在VB.NET环境下进行编程,实现了将地块边界点的文本格式的空间数据向面状Shapefiles转换。
本文以枯草芽孢杆菌B11(BacillussubtilisB11)为供试菌株,先采用紫外线诱变方法对B11菌株进行诱变处理,获得6株拮抗活性较野生菌B11高的诱变菌株,其中G17菌株的拮抗活性及拮抗蛋白含量匀高于B11菌株,且遗传性较稳定.再以G17菌株为供试菌株,用亚硝基胍(NTG)对其进行化学诱变,获得4株拮抗活性较高的诱变菌株,其中BV22菌株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能力比G17提高了49.96
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渔业发展的命脉.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本文概要分析国内外水域生态环境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中长期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需要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内容。
本文提出了渔港建设应以渔港功能多元化、渔港村镇一体化、水产品物流现代化和加工产业化为目标,发展渔港经济区;提出沿海渔场开发与修复应着重进行人工鱼礁、沿岸增殖场及养殖场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渔港与渔场重点领域研究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每年以两位数的速率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水产品安全性学科也随之快速发展,尤其是在近4年内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保障人民食品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水产品安全性是一个新兴学科,涉及分析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毒理学、免疫学、风险分析等领域.我国早在1984年就对水产品国内外两个市场进行开放,与国外
优良抗病品种的缺乏和病害是限制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海水鱼类的免疫和抗病机理等基础研究薄弱,迄今对海水养殖鱼类免疫和抗病机理研究甚少.由于血清转铁蛋白和抗蛋白酶在海水鱼类抗病方面的突出作用,鱼类血清转铁蛋白和抗蛋白酶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在病害防治和抗病品种选育应用研究,是我国今后应大力发展的研究领域.本文综述了鱼类血清转铁蛋白和抗蛋白酶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并展望了
多元PCR(MultiplexPCR)是一种在同一个反应中同时扩增两个或多个位点的聚合链式反应.根据D03等十一个微卫星引物单位点PCR扩增时优化的扩增条件(退火温度、MgCl2等)、十一个微卫星引物所带有的荧光颜色、等位基因大小变异范围及反应的灵敏度,可将十一个微卫星引物分成A组(D03,G04,B04和H08)、B组(A09,H11,A08和G01)和C组(1.24,2.30和2.23)进行多
微卫星(Microsatellites)或称简单序列重复(SimpleSequenceRepeats,SSR)是指由1-6个核苷酸组成的简单串联重复DNA序列,在迄今研究过的所有生物种类中都发现了它的存在,并且分布密度很大(Zaneetal,2002).由于微卫星具有多态性丰富,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共显性遗传等特点,已成为种群分化、家系分析、基因连锁分析、进化研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遗传标记.在水产养殖
我国是渔业大国,近几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一直在4500万吨左右,全社会渔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水产品不仅能提供人类优质的蛋白质资源,而且营养及功能成分均十分突出.我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水产品在动物食品中的比重要高于20%.要达到中提出的要求,水产品加工业在提高传统制品质量与安全的同时,还面临着增加水产制品花色品种及精深加工等任务.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加入WTO后,水
20世纪后期以来,人口增长、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衰退或枯竭等问题已经开始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发展.海洋生物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据FAO统计,目前海洋资源生物为人类提供了约15%左右的动物蛋白.然而,如同其它生物资源一样,气候变动(如全球变暖)、海洋环境恶化(如赤潮、厄尔尼诺现象)及人类活动(过度捕捞、工业、船舶、生活、养殖排污、海洋石油工程等)直接导致近海生态系统衰退,威胁着生物资源的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