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微创治疗新方法:电穿孔消融疗法

来源 :中国(第七届)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ath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融治疗与手术切除和肝移植是小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案,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疗法是在一定能量参数的脉冲高压电场作用下,细胞膜产生不可恢复的穿孔,从而导致细胞死亡及凋亡,达到消融肿瘤的效果。与现有的肿瘤消融技术相比电穿孔消融具有独有的特征。 电穿孔消融诱导细胞死亡及免疫反应,消融区域产生完全的细胞死亡,所有消融区域与非消融区域之间显示清晰的消融边缘和界线,这种现象可以在病理和大体上以及影像学上基本一致。电穿孔消融边缘基本没有“中间带”,过渡区域仅为几个细胞厚度。对消融区域内的主要解剖结构如肝脏的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内胆管等损伤较小,甚至都得到保留。通常一次电穿孔消融治疗时间在5分钟以内完成、消融时间短,可以在影像学的实时监控下进行。主要并发症肌肉收缩、心律失常等可以控制。 临床前研究电穿孔消融动物肝脏时,生命体征正常、无不良症征。消融区为局限性凝固性坏死区域、边界清晰,光镜下细胞完全坏死,边缘区可见炎性细胞浸润,21 天后可见细胞再生。目前多家医疗中心协作开展了电穿孔消融治疗肝肿瘤的国际临床研究,初步临床应用表明电穿孔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均达到完全消融,未出现疼痛等消融后综合征。电穿孔消融的临床应用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晚期、巨大脊髓脊膜膨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2004年4月—2009年8月间用显微外科手术的方法 共治疗17例晚期巨大脊髓脊膜膨出患者,并随访;手术方法 为显微操作下切除囊肿、解剖椎管内的粘连神经并还纳、加强漏口修补、硬膜囊及皮肤成形术;7例患者同时行终丝切断.结果: 5例患者下肢肌力改善,2例患者下肢感觉障碍部分恢复,1例双下肢疼痛消失;术前6例单纯小便功能障碍者,3例有改善
目的: 探索近红外光谱(nears)技术用于立体定向靶点毁损术中实时监测的可行性,并观察此过程中nears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 利用猫脑建立体内不同毁损时间、温度下的毁损灶体积模型,通过病理检测及近红外光谱仪观察并记录脑组织靶点毁损时的NIRS尤其是优化散射系数(sm)的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温度点下NIRS出现特征性变化曲线.并建立时间、温度及sm三维模型.结论: 利用NIRS实
目的: 探讨胼胝体切开术对治疗不能行局灶切除的儿童全面性癫痫的疗效.方法: 总结自2004年3月至2010年6月我中心行胼胝体切开术的113例儿童患者的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 不同类型癫痫术后的发作完全消失及满意率不同,总体上发作完全消失率约为68%,满意率约为87%(发作减少90%以上为满意),2.7%患者术后出现了并发症(3名患者出现主动性言语减少).结论: 当全面性发作不能行局灶性切除手术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氩氦刀冷冻治疗中晚期肺癌的并发症。方法:81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在 CT、B超或手术下行氩氦刀冷冻治疗,观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肺癌冷冻治疗出现一般并发症程度较轻,对症处理即可恢复。严重并发症包括心脏骤停、血气胸等,重在预防。结论:氩氦刀冷冻治疗不可切除的实质性肺肿瘤是一种简单、有效且相对安全的方法,但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探讨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技术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3例手术或放疗后复发性脑胶质瘤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根据术前计划确定粒子数目、空间分布和粒子针数目。粒子活度为0.4y~0.8mCi,间距为0.5~1.0cm,共植入粒子10~35颗,术后即刻行CT扫描并进行质量验证。术后定期复查CT。结果:按照WHO疗效评价标准,1、3、6个月时有效率分别为48%、68%
目的:研究椎体转移瘤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入组条件的187例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放疗52例,总剂量为30Gy,分10次2周完成;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50 例,骨水泥(PMMA)用量为2~10ml;125I粒子植入治疗36例,植入10 ~25颗125I粒子,活度为0.5~0.8mCi/颗,籽源间距为0.6~1c
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和老年胆总管结石治疗的特殊要求,选择适宜高龄患者的治疗方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内镜技术治疗胆管结石患者痛苦小,无需麻醉,对于各脏器功能减退、对外科手术承受力差的老年患者,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我们采用内镜下乳头肌切开(EST)、内镜下取石配合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70岁以上胆管结石患者4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目的:评估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材料与方法: 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9例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的10个病灶接受了CT引导下的经皮微波消融术。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 41~83岁,平均54岁。1例患者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8例患者为转移癌(4例为肺癌转移,2例为肝细胞肝癌转移,1例为肝内胆管细胞癌转移,1例为左胫骨骨肉瘤转移)。8例转移癌中7例为单侧肾上
观察消融电极展开不同直径、消融时间与组织坏死的关系,并评价消融区域组织坏死程度,了解在近胆囊部位和近结肠部位肝脏消融对胆囊和结肠肝曲的影响。[方法] 家猪6只,体重47±2.5kg/只。静脉麻醉,在每一个肝脏内共确定5个位点进行射频消融。将消融电极展开到3cm行5min和10min消融治疗;消融电极展开到5cm,分别行5min、10min和15min组织间消融处理,治疗包括在离胆囊床约5mm±1m
背景与目的:肿瘤在累及肝门区域时,增加外科切除的难度,肿瘤复发机会增加,射频消融作为一种成熟的方法在累及肝门区肿瘤治疗中是否具有更大优势,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本实验观察单极射频消融时间与消融范围的相关性;对第一和第二肝门区组织消融处理,了解消融治疗对门静脉、肝动脉及胆管系统的影响及其病理改变。方法:选用健康家猪6只,体重47kg±2.5kg/只。常规麻醉,开腹,在每一肝脏实质内共确定3个位点进行射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