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及超高度近视眼轴、屈光度、角膜曲率及角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角膜及眼表疾病学术大会暨第四届全国角膜屈光手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bcn9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的眼轴(AL)、屈光度(D)、角膜曲率及角膜厚度(CCT)的相互关系.方法:将高度近视患者79例(1054眼)分为3组:A组为高度近视-6.00~-9.00D)46眼,B组为超高度近视(-9.25~-20.00D) 97眼,C组为超高度近视(≥20.25D) 15眼,分别测量3组患者眼轴(AL)、屈光度(D)、角膜曲率(K1、K2)值及角膜厚度(CCT).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结果:AL:A组(26.75±0.15)mm、B组(29.25±0.19)mm、C组(32.27±0.84)mm,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屈光度与AL呈正相关(r=0.352、0.715、0.622,p<0.05.)3组意义不同分别为低、高、高相关性;A、B、C组AL与角膜曲率均呈负相关(n=-0.630、-0.494、-0.750:r2-0.609、-465、-0.782,P<0.05)眼轴越长曲率越低;A组屈光度与角膜曲率(K1、K2)值呈正相关(r1=0.575,r2=0.346,P<0.05)B、C组不相关;A、B、C组角膜厚度与角膜屈光力相关性低.结论:眼轴增长是高度近视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角膜曲率改变是次要因素与角膜厚度不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滴眼液常用防腐剂醋酸苯汞对眼科致病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开发有效的眼科抗真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制定的用于产孢丝状真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方案(M38-A),用微量液基稀释法对261株(1 5属29种)眼部分离真菌进行醋酸苯汞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并与那他霉素及氟康唑的抗菌活性进行对比.醋酸苯汞、那他霉素及氟康唑的实验浓度范围分别为:0.0078-4μg
会议
目的:观察羊膜覆盖术对重度药物毒性角膜病变的疗效。方法: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1例,误诊为细菌性角膜溃疡,经大量抗生素应用无好转,局部深层角膜溃疡形成及角膜基质浸润,伴发中度前房反应。经角膜刮片、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排除细菌及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后,行异体羊膜覆盖术联合术后低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少量激素点眼治疗,观察角膜溃疡修复情况及前房炎症吸收情况。结果:羊膜覆盖术后,角膜病变快速修复
会议
目的:用改良法体外培养兔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同种异体内皮重建,观察移植后生物学特性。方法:常规细胞培养法CO2培养箱传代培养新西兰白兔角膜内皮细胞,浓缩后种植于去内皮的活体兔角膜后弹力层,双链生物胶封闭,术后观察角膜瓣的透明度和厚度,3d、 7d、2w、4w、8w、 12w时分别行裂隙灯检查并照相,部分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观察组20只眼透明12眼,透明率60%,无明显排斥反应。对照组10眼观察3
会议
目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一种急性重症皮肤疾病,死亡率达10%-30%,本研究回顾2012.2-2012.4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和眼科联合诊治的8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眼部损伤的综合治疗.方法:8例TEN伴眼部受累患者,年龄27-66岁,男性3例,女性5例,发病前均有服药史,所用药物分别为别嘌呤醇、卡马西平及解热镇痛药物.眼部损伤从发病后第1-3天开始,发病3-5天来诊我院.根据全身皮损
会议
目的:探讨结膜松弛(CCh)症球结膜的病理形态学.方法:分析结膜松弛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各7例球结膜对应区组织,对标本进行光镜、电镜观察,Verhoeff Maasson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染色.结果:7例结膜松弛症患者中男3例,女4例,年龄50~75岁,平均67.5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膜组织形态学改变:上皮增生,上皮内杯状细胞减少;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融解;成纤维细胞明显减少,细
会议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lK)和Cachet房角支撑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视觉质量的差异.方法:收集2009年1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屈光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36例,其中24例(48眼)行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手术,平均年龄27.6岁,屈光度-6D~-11.5D,平均等效球镜(-7.66±1.35)D
会议
目的:探讨Galilei眼前节分析系统与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所测角膜厚度的差异.方法:选取近视患者100例200眼,按屈光度分成4组,分别用A超测量的角膜中央厚度与Galilei眼前节分析系统,所测得瞳孔中心点、角膜最薄点、以瞳孔中心点为中心的1mm范围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共六个点的角膜厚度进行分析,并记录Galilei眼前节分析系统所测的角膜最薄点的位置.结果:Galilei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的
会议
目的:比较两种眼前段检查仪Pentacam和Orbscan Ⅱ测量前房深度(ACD)、角膜缘白到白距离(WTW)的差异,分析二者的一致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近视患者72例(144眼),分别使用Pentacam和Orbscan Ⅱ测量.两种仪器检测数据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数据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72例等效球镜为-2.0~-14.0 D,平均-6.40±2
会议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的各种情况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10年2月开展飞秒激光手术以来,在屈光中心就诊的飞秒激光术后外伤致角膜瓣移位的6例6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眼均复位良好,无皱褶,一周内视力恢复0.8以上,半年后均恢复至1.0以上视力,均未出现haze,一例出现角膜瓣下上皮植入,经二次手术后恢复至1.0.结论:无论是飞秒激光还是常规LASIK,外伤性角膜瓣移位都
会议
目的:评价Custom-Q引导的改良单眼视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患有近视、散光的老视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在华西近视中心实施改良单眼视LASIK手术的老视患者10名,主视眼屈光度全矫,实施传统LASIK切削;非主视眼保留一1.50D球镜度数,实施"Custom-Q"引导的非球面性切削,实现改良的单眼视,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