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的公众考古实践

来源 :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良渚古城遗址在大遗址保护及公众考古实践中采取的方式及所获成果作了系统的梳理.从揭示良渚古城重要历史地位的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出发,介绍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在遗址保护宣传过程中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以及各部门在公众考古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多形式、多角度的实践工作,同时对良渚古城公众考古的未来作了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各类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的急剧增多,发动全社会通过各种渠道参与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博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历史遗产源自人民群众的集体创造,人民群众保护自己创造的
上世纪70年代在冀西北坝上地区营造的大量杨树防护林,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该地区的杨树防护林相继出现了明显
近年来,中国对大型工业遗产的保护卓有成效,但大量中小型工业遗产的再生却成为新的课题.本文结合上海青浦区几处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案例,分析公众如何参与中小型工业遗产的再生
摘要:校园墙体文化建设是美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创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美术教育一方面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新目标;另一方面又通过不断提高校园墙体文化建设的新目标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因此,在校园墙体文建设中加强美术教育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美术教育 ; 墙体文化;和谐  墙体文化是我们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
上海市目前约有近300处抗战遗址,包括战役遗址、机构旧址、名人故旧居等类型.本文通过分析与总结上海现存抗战遗址的状况,进而认为抗战遗址保护需要公众参与;在保护中,可以积
本文以两个实践案例为切入口,希望带着读者身临其境地走入博物馆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讨论中.本文认为,每个遗产都蕴含着它观察世界的方式和知识体系,遗产的多样性意味着思想文化
本文阐述了国内学界对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研究较为薄弱.实证调查的结论表明,中国公众参与文保的程度较低,以情感性参与为主;文保行为是内在的文保态度和外在的社会情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由于具有方便施工、稳定性好、易于适应不同地形环境等优点,受到设计者的青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型是否适用取决于坝体变形控制,并且面板开裂和坝体渗漏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使传统民间文化从"原生态"向"非遗化"转化."非遗化"的意义在于民间文化群体的文化自觉与当今社会发展中不同文化群体之间文化共享价值的生成.为了实现非遗
摘要: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心中的很多症结就会打开,会主动拆掉心中的栅栏,主动与教师沟通情感,从而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关键词:培养习惯;表扬;关爱;养成教育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总会碰到这样的学生:倔强、不听话、不爱学习。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热爱、关心、帮助和信任。许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