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下腹部双叶皮瓣修复手、足部多发创面

来源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19次全国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sa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下腹部双叶皮瓣一次修复手足部多个创面中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对9例手足部多个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其中2例为足部多发创面,7例为手部多发创面,设计以旋髂浅动脉及腹壁浅动脉为蒂的双叶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6.0cm×3.0cm~12cm×8.0cm.结果:本组9例双叶皮瓣8例皮瓣全部一期存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1月后瘢痕愈合,随访5~21月,平均随访10个月,皮瓣质地优良、4例外观略显臃肿、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修复2例足部病例,术后行走活动不受限.5例手部病例手指伸屈活动良好,2例出现疤痕挛缩手指背伸受限经二期疤痕改形后手指功能改善,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优3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85%.腹部供区仅留线状疤痕无不适感觉.结论:游离下腹部双叶皮瓣修复手足部多发创面,可一次手术完成多处皮肤缺损创面覆盖,供区隐蔽、可直接缝合,是一种修复手足部多发创面的较理想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并应用掌指背V-Y推进皮瓣修复指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供区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设计应用指背神经筋
RNA编辑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的研究已经非常广泛,但其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意义仍然是一个谜团。本研究从约占动物界总种数85%的节肢动物门出发,通过基因组序列与RT-PCR序列的比
学位
半导体材料及其它的新型功能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电子工业、耐高温结构陶瓷、光催化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近些年来广泛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发展新合成方法、合成
学位
目的:报道利用姆趾趾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修复姆趾趾端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09年9月,对7例姆趾趾端缺损患者,采用姆趾趾背神经筋膜蒂皮瓣修复.姆趾趾端缺损
聚偏氟乙烯(PVDF)是一类半结晶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具有很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在酸、碱条件下稳定而不变性,耐γ射线辐射,是一种优良的热塑性塑料和膜材料。其β晶型具有压电性和热释电性,已经广泛的运用在国内外各个研究领域,包括医学测量领域、触觉测量领域、力学测量领域、能量采集领域以及结构模态测量领域,而PVDF的结晶行为对其应用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PVDF的结晶速度非常快,标准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只
目的:探讨应用姆趾背U型皮瓣联合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第2趾移植再造手指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10年2月,对26例足第2趾移植再造拇手指后供区应用姆趾背U型皮瓣联合全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