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芯减压自体松质骨打压植骨+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ian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自体松质骨打压植骨+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髓芯减压自体松质骨打压植骨+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的方法对40例(48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术前行髋关节核磁共振检查,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分为Ⅰ期6髋、Ⅱa期16髋、Ⅱb期16髋、Ⅱc期11髋、Ⅲ期9髋.结果所有病例中,激素相关病例24髋、酒精相关病例20髋、特发性4髋.术后行骨盆平片检查.评估患者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术后临床疗效.术前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进行患髋评分.术后予以对症治疗,定期随访、拍片复查.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8个月(9~26个月),Harris评分术前(64±6.0)分,术后(81±9.2)分.术后疗效,优8例、良20例、中6例、差6例.术后优良率70%.股骨头坏死早期患者术后优良率78%,Ⅱc期以后患者术后优良率55.8%.术后股骨头塌陷6例,有5例术前分期为Ⅱc期及以上.术后2例术后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余病例均未见明显进展.结论髓芯减压自体松质骨打压植骨+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国际骨循环研究会分期早期患者术后可获得更高的优良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系统化疼痛教育方法对骨科手术患者在疼痛控制认知度,疼痛控制方法措施及效果等方面的影响.使患者主动参与疼痛管理,准确掌握自我疼痛评分.为促进骨科手术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完善疼痛管理,改进护士疼痛教育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骨伤科的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疼痛教育方法,未实施责任制护理;观察组实行三级责任制疼痛教育体系,由管床责任护士对患者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对双下肢进行三维重建和解剖参数三维测量、分析,根据获取的参数设计个性化的手术辅助模板,引导人工全踝关节表面置换术,建立全踝关节表面置换新方法.方法: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6例,年龄为46-59岁,平均51岁,其中男4例,女2例,左踝关3例,右踝3例,均行全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所有患者采用薄层CT扫描获取双下肢的二维图像数据,将数据导
1、前言马蹄内翻足是由先天性或多种后天性原因导致的足踝部多关节复杂性畸形,其种类繁多,包括先天性、创伤性、麻痹性及痉挛性马蹄足等类型.其病理改变既有软组织挛缩,又有骨骼改变,主要表现为高弓、前足内收、后足内翻和马蹄.韧带、关节囊、肌肉和肌腱等有关软组织的挛缩,使足踝关节变僵硬.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尤其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尽快施行手术治疗.依照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畸形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
目的: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和疗效,甚至与生命相关.探讨精细化流程管理干预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指导感染控制及管理水平,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6月与2014年12月-2015年6月两个时间段作为对照性研究,其中2014年12月-2015年6月年实施精细化流程管理,从病人的准备,工作人员的管理,环境控制:,无菌物品的管理,无菌技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穿支皮瓣治疗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1月我科室收治的35例患者,男28例,女7例;年龄6-58岁,平均(31±0.5)岁,均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或肌腱外露,致伤原因:机器碾压伤9例,绞伤5例,车祸伤21例.
目的大龄患儿肱骨近端骨折,往往损伤暴力大,骨折移位显著,保守治疗固定不可靠,切开复位内固定大,可能影响骨骺发育,本文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外展支具固定治疗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外展支具固定治疗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8~14岁.手术在C形臂透视下进行,患儿取沙滩椅位,患肢外展置于C形臂下,牵引,
目的:观察运用Topus结合可吸收骨水泥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21例,男18例、女3例;年龄21~45岁(平均26岁);全部为高坠伤;其中SandersⅡ型4例、Ⅲ型15例、Ⅳ型2例。手术方法:伤后予以抬高患肢、局部冷敷等消肿治疗,直至出现皮肤皱褶征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目的:经皮微创植入加压空心螺钉与可吸收螺钉治疗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后,对比分析患者骨折移位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足踝功能情况.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64例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选择不同分为两组,加压空心螺钉组35例,可吸收螺钉组29例,均采用经皮微创植入.根据两组骨折移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术后并发症、足踝活动度,评估修复效果.结果:64例病例均获随访,随
目的:探讨骨搬移治疗胫骨胫骨大段骨缺损主要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5年6月应用骨搬移技术治疗的12例胫骨骨缺损患者资料,男6例,女6例;年龄36~66岁,平均49.0岁.均为开放性胫骨骨折.12例患者骨缺损长度为4~9.6cm,平均5.2cm,术后调整力线及骨搬运速度,患者坚持负重.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10-36个月(平均22.0个月)随访.7例患者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治疗齿状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手术技巧及相关问题.[方法]2007年10月至2011年7月本院对15例齿状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不稳患者施行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并植骨融合治疗,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8~69岁,平均41岁.按Anderson和DAlonzo分型:Ⅱ型齿状突骨折10例,Ⅲ型齿状突骨折5例,均伴有寰枢椎半脱位或不稳.术前JOA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