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化溪源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来源 :2004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z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闽西北的溪源锌矿床产出在中级变质的中-上元古界黄潭组中段第二层和第四层中,呈层状,沿走向、倾向变化较稳定。矿层与围岩之间存在着过渡性的关系。矿区内中-上元古界黄潭组至少经历了两期叠加的褶皱构造变形,早期为紧闭的等斜向形,构成矿区的主体构造,总体为近东西向,向南西倾伏;晚期为直立褶皱,褶皱轴向主要为北东。矿区的断裂和岩脉均形成于成矿后,对含矿层位起破坏作用。矿床成因类型应为沉积-变质型,属于同生型层控矿床。中-上元古界黄潭组中段舍矿层位的透辉石岩等钙镁质岩是锌矿矿源层。区域变质产生的热液交代矿源层及其围岩,造成矿质分配、富集成矿。后期岩浆热液的改造叠加了铍矿化,并导致锌矿的再次富集,但仅限于局部,意义不大。
其他文献
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库是根据全国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库结构定义,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研究院开发的全国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CGW),为适应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需求,增
会议
从矿区的构造特征来分析矿区各种构造的发育规律、成生序次。阐述各种构造对含煤岩系地层的控制作用,进而对矿区的含煤远景进行正确的分析评价。
福建省童子岩组合煤岩系的上部及下部常发育有一组滑脱断层,它常常造成地层缺失,并在其滑动断裂带上残留下岩块,这就是所谓的“滑动残留岩体”。通过分析和研究“滑动残留岩
从高陂煤矿区构造特征入手,分析了矿区构造演化过程。认为,高陂矿区的褶皱主要是高陂向斜,后期形成了较多次一级褶曲;区内存在3类断层:滑覆断层,边界逆断层,小型断层。印支晚
差异性的区域构造背景铸造了南方陆相盆地成因类型与演变史的“东西分异”,在古克拉通、新克拉通、基底拆离带和陆缘碰撞造山带区域基底背景上形成10种类型的陆相盆地。构造
会议
在综合闽浙赣地区中生代陆相火山活动及其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多位一体”的成矿模型,提出应特别注意在赣东、浙西及闽东地区寻找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层控叠改型矿床。
沅江凹陷是一个北东东向呈东南断西北超的中、新生代箕状凹陷,其构造发展主要受北北东向郯庐断裂系的活动和基底东西向构造控制。中、新生界主要为陆相滨湖-浅湖-半深湖碎屑
会议
闽西北地区萤石矿几乎集中在闽西北隆起带的次一级浦城-洋源隆起和邵武-建宁坳陷带上,带上发育的北东-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通过燕山早期花岗岩的部位是今后找矿的重点,控矿断
探讨江西省地质构架与矿产分布规律,可为找矿战略部署提供依据。为了突出隆、坳这一矛盾的地质现象与成矿的关系,笔者依据隆起、坳陷地质骨架,建立了“隆坳地质构架”的概念,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