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辐射对白血病细胞凋亡及胞内游离Ca2+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2001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毫米波辐射装置由信息产业部第55所提供,辐射参量为波长8mm,辐射喇叭口径为34mm×40mm,利用功率密度为18.4mw/cm<2>的功率档进行辐射处理.实验细胞为人类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株系(由中山医科大学肿瘤治疗中心病理研究室提供),将3ml细胞浓度为的细胞县液接种于25ml的培养瓶中,平放于喇叭口上,静置片刻后给予毫米波辐射.时间分别为15、30、60min.处理后继续培养24小时,再检测细胞凋亡率及胞内Ca<2->、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每处理设3重复.细胞凋亡的检测和凋亡率统计采用流式细胞仪联合Annexin V/PI法,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检测采用Fluo-3/AM和PI负载后流式细胞仪测定法,Bcl-2蛋白表达的检测利用荧光标记的bcl-2蛋白抗体结合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首先根据散射体在高斯脉冲平面波激励下感应电流的能量几乎全部集中在时间轴和频率轴上的有限范围内,该文将时域响应展开为系数待定的连带Hermite级数的叠加,并根据连带Hermite函数的傅里叶变换的自反性,得到与时域响应形式类似的频域响应;然后利用时域方法和频域方法分别计算散射体上感应电流的早时响应和低频信息;最后经过时域和频域联合外推计算,由早时响应和低频信息确定时域和频域响应的待定系数,从而获得
共形时域有限差分法是在采用Yee网格处理不规则边界时利用安培环路定理所提出的一种方法.本文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微带环形谐振器和扇形支节的宽带特性.
本文阐述了利用反向并联二极管对进行二倍频的原理,并利用该原理设计了Ka频段二倍频器.利用Agilent公司的ADS软件包中的射频设计软件对二倍频器电路进行了仿真和优化,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照.
VCO的工作频率由其谐振回路中等效电感和电容决定.在其谐振回路中,Gunn器件的畴电容和变容二极管的结电容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正的温度特性,导致振荡频率随温度变化的不稳定性.本文设计了二次稳压电路和温控电路,使其可在恒温(50℃左右)下工作,较有效地提高了VCO的频率稳定度.
适应2Mb/sPCM信号的微波锁相调频发射机是二十一世纪测控通信系统中的重要设备.文中介绍了该调频发射机研制中使用的关键技术:准两点注入式调频技术,以及相关电路设计和实验结果.理论分析和实践表明,准两点注入式微波锁相调频发射机具有平坦的宽带调制特性,能满足高码速率测控通信发射设备的实际要求.
具有瞬态和超宽带特性的高功率超宽带脉冲辐射源在电子战、通讯、探地、冲击雷达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超宽带窄脉冲形成线的研究是超宽带辐射源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来研究两种基本类型的高功率单周期UWB脉冲形成线.它们能在内充高压气体的情况下,形成数百千伏的单周期脉冲,脉冲全宽度约几个ns.对它的研究有利于生成适于提高天线辐射效率的,前后沿更陡的高压双极UWB脉冲.
机载多模相控阵天线为——96×16单元,口径尺寸1.56m×0.4m平面阵列天线,该天线在水平面作±60°一维电子扫描,SAR和GMTD两种工作模式.天线由非对称单脊波导裂缝天线、行波馈电网络、铁氧体移相器、双模馈电网络、波控等主要设备组成.天线具有较宽的工作频带,极低交叉极化,宽角扫描,主平面低副瓣,非主平面超低副瓣等特点;双模馈电网络(DMF),实现了SAR/GMTD两种工作模式;在频带内有效
本文主要介绍双频、双极化毫米波辐射计天馈系统组成,天线主要几何参数和实测性能指标.
本文介绍了一种35GHZ压控振荡放大组件的设计方案.采用基于谐波平衡技术的VoltaireX法进行设计.电路拓扑形式为共源极,梁式引线变容二极管安装在栅极作为调谐元件.在功率输出端端接了一个缓冲放大器.
采用FET管芯四级单端行波放大电路设计了2~6GHz幅相一致限幅放大器.该放大器增益大于45dB,在-35dBm~+5dBm输入功率范围内,幅度一致性优于±1.0dB,相位一致性优于±5°,限幅输出功率大于10dBm,限幅输出功率波动小于±1.0dB,谐波抑制大于10d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