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孔低渗凝析气藏开发方案研究

来源 :第一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孔低渗油气藏开发难度较大,采收率相对较低.凝析气藏作为一种特殊的油气藏类型,其开发难度比一般油气藏复杂得多,其开发过程不仅要考虑天然气的采出程度,而且还要考虑凝析油的采出程度,故而在开发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必须两者兼顾.文章通过河南某油田一个带小油环的凝析气藏的开发方案研究的实例,总结了低渗凝析气藏开发方案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发该类凝析气藏应重点考虑的要素.
其他文献
一个地区储集层的发育程度、物性条件及其时空展布特点受到沉积、成岩、构造等诸多因素的控制、影响,其中沉积作用在宏观上控制了砂体的类型、形态、规模、原始物性条件及空间分布;成岩作用在微观上影响了储层孔隙演化与储集物性的变化;而构造裂缝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尤其是渗透性的改善也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以及后期形成的裂缝等几方面对陕北富县探区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对本区中生界延长组
本文简要回顾了辽河浅海地区的勘探与开发历程,较系统地总结了2000年以来在海南油田和笔架岭油田所做的各项开发工作,以及所取得的一些认识,在此基础上,对确保两个老油田产量的相对稳产提出了下步工作建议.
针对桥口油田非均质严重,低渗层水驱动用难度大,水产量逐步下降的开发现状,研究应用了适合油田特点的稳产对策,平面上利用大位移定向井技术,部署调整井,降低油藏平面非均质性;纵向采取以堵水、储层压裂改造为主的产液结构调整及以分注、增注注水结构调整相结合,降低油藏纵向非均质性,实现层间转移.通过实施,使油藏平面、层间矛盾逐步缓解,取得较好效果,为同类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成功经验.
在辽河盆地特殊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从地层研究、构造及断裂系统研究、井点储层描述、井间储层预测、储量计算以及油藏地质建模等方面,系统介绍辽河盆地特殊岩性油气藏的新进展、新方法.综合分析结果认为,这些方法和技术不仅可以以辽河盆地特殊岩性油藏的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同时也对其它同类油藏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克拉马依油田特稠油油藏正进入开发中后期,经济接替资源严重不足.以克拉马依油田九区八道湾组油藏为例,目前报废井占全区总井数近70﹪以上,油井利用率低,单井日产油不足0.3t,含水高达97﹪以上,基本处于无效开采状况,油藏濒临报废.通过开展稠油油藏精细描述研究,深化了储层地质认识,掌握了油藏动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从而为油藏综合治理和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奠定基础.
针对曙光油田杜212断块大凌河油层的地质、开发特点,从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入手,以岩心为基础,以开发时间和方式为主线,综合多学科信息,动静结合进行储层多层次解剖,求取油藏参数,进行储层参数场的分析和储层分布随机模拟,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定量刻划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动态变化,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油藏模拟,揭示扇三角洲砂砾岩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综合治理调整意见,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黄沙坨油田属于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的具有层状特点的裂缝性边底水块状油藏,开发三年多来,暴露出的开发矛盾日益严重,尤其是2003年,油田含水上升迅速,地层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严重.本文从油藏特点出发,深入研究油藏水淹规律,努力掌握油水分布特征,并对稳油控水工作提出今后的设想.
赤峰凹陷宝地2块原油100℃时脱气粘度为30400mPa·s,比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粘度还大10多倍,密度较小,20℃时密度为0.98g/cm,原油胶质含量高达66.2﹪,沥青质含量低,为0.58﹪,油层温度(36.7℃)下原油为坚硬固体,按中国稠油分类标准属超稠油—天然沥青,本文论述了该块的地质特征、开采方法、生产特点、原油性质、用途前景等.
克拉玛依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是一个低孔、特低渗透、带裂缝的厚层块状砾岩油藏,自开发以来一直作为块状油藏采用一套井网开发,水驱控制程度低,生产能力与储量资源不匹配,开发效果不理想.针对该油藏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重点开展了层系划分、井网与裂缝的优化配置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分层加密开发的调整方案,通过该方案的研究和初步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应用Arps产量递减模型中的指数递减曲线等预测方法,对辽河油田某对外合作稠油区块进行产量拟合和基础油产量预测,并利用累积废弃产量法确定了经济极限产油量,从而确定了基础油曲线,结果较好.